第115章 军校116(2/2)

作者:牛角的二师兄

开局救皇帝第115章 军校116

施凤来转头审视赵鹤天。</p>

赵鹤天眼神微垂,感受到那审视的目光,心知施凤来此言亦指己。</p>

施凤来见赵鹤天依旧沉静如水,内心冷哼:装模作样。</p>

“赵大人麾下有东南海军一支,原应名东南水军,然众人习以赵鹤天之名称呼,遂成东南海军矣。”</p>

“海军火炮猛烈,士卒勇猛善战,皆为海上亡命之徒,斩敌无数。”</p>

“直言之,即海寇耳。今虽归顺朝廷,贼性难移,朝廷岂能尽信?”</p>

“正可遣其与林丹汗交锋,彼此消耗,岂不妙哉?”</p>

“且赵鹤天麾下尚有四卫营之军,强悍无匹,赵鹤天沙场经验丰富,率领之与林丹汗对峙,理所应当。”</p>

赵鹤天轻叹一声,朝廷军队之消耗,竟如此合其心意。</p>

施凤来未料,赵鹤天此刻面容上竟无半点惧色,心中更觉不快。</p>

按其想法,此言一出,赵鹤天当显惶恐之色,毕竟林丹汗之军力与赵鹤天所部,根本不可同日而语。</p>

然而赵鹤天表现得如此冷静,令施凤来深感失望。</p>

施凤来的话语刚落,兵部尚书崔维华也迈步向前,对高坐于龙椅之上的朱由校恭敬地拱手道:“陛下,臣附议。”</p>

随后,更多的阉党大臣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施凤来的观点。</p>

黄立极目睹这一幕,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他深知这些奸佞之徒早已暗中勾结,甚至可能已经得到了魏忠贤的默许。</p>

作为内阁大学士、首辅,黄立极肩负着朝廷两京十三省的重任。他内心渴望能够恢复和平,但他明白这场争端对朝廷绝无益处。</p>

他向朱由校奏道:“陛下,此事断不可如此处理。”</p>

“赵鹤天麾下的军队乃我大明精锐之师,勇猛善战,无人能出其右。”</p>

“然而,林丹汗所率之军实力强大,三万铁骑,如何能轻易与之抗衡?”</p>

“赵鹤天所练之军,无论是投入辽东战场还是西北边陲,皆能发挥巨大作用。”</p>

“如今敌军非因内讧而削弱,便是地方土司兵不堪一击,西北叛军更是兵器匮乏。”</p>

“将我军部署于任何一方,皆能取得最大成效。届时,我大明军队必将日益壮大,实力愈发雄厚。”</p>

“待解决了这三路叛军,我大明再无外患。彼时,集结各军,将近二十万众,方能与林丹汗的三万大军决一死战,彻底铲除此大患。陛下,万万不可急于一时啊。”</p>

此言何意?</p>

施凤来见黄立极竟如此不给他面子,心中暗自恼怒。</p>

同为魏忠贤之人,你却背后拆台。</p>

他挺身而出,反驳黄立极:“正是因为林丹汗势力强大,我们才更应先发制人,将其驱逐。”</p>

“此举象征着我大明军队之强大,足以激励四方将士,平定叛军指日可待,实乃一劳永逸之策,大大提振了我大明士气。”</p>

“虽有些许风险,但为了达成此目标,即便付出再多也在所不惜。”</p>

“况且,我们深信以赵大人之才华,解决林丹汗绝非难事。还请陛下三思。”</p>

其他大臣亦纷纷附和。</p>

朱由校静观这场争论,心中渐感厌烦。</p>

最终,他回望黄立极,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期待:“你有何言想说?”</p>

黄立极转过头,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恳求,望向赵鹤天。</p>

他最担心的是赵鹤天会因一时的胜利而得意忘形,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p>

林丹汗绝非寻常之辈,远非那郑芝龙所能比拟。郑芝龙尽管名噪一时,终究不过是海盗一枚。</p>

所谓东南霸主之名,不过是对那些软弱无力者的欺凌罢了,真要他们上岸决战,其实力也不过尔尔。</p>

赵鹤天环视四周,施凤来则带着几分担忧地注视着他。</p>

赵鹤天此刻的处境无疑是进退维谷,拒绝便意味着示弱,一旦示弱的消息传开,必将震动四方。</p>

然而若是接受挑战,无异于自寻死路,虽然在他们看来,这并非不可承受之重。</p>

但如果赵鹤天勇敢应战,那正中下怀,符合他们的期望。</p>

出乎意料的是,赵鹤天转向朱由校医生,郑重其事地说道:“陛下,请命衰兵出征,驱逐林丹汗,保我大明国门,守护百姓安宁。”</p>

施凤来亦未曾预料到赵鹤天竟能如此果断,这正是大明所需要的勇气。</p>

“既然如此,朕命你率领东南海军四万人马,直捣林丹汗巢穴,务必将其逐出我国门,扬我军威。”</p>

“我大明的子民并非易于挑衅,我们的国门更非任人践踏之地,任何觊觎者都必须付出代价。”</p>

朱由校又补充道:“朕赐予你尚方宝剑,赋予你全权调度资源,各级官员均需配合你的军事行动,必要时可先斩后奏,以彰显军纪。”</p>

言罢,赵鹤天领命而去,东南海军迅速动员,仅用五日便完成了战备。</p>

赵鹤天与朱由校原计划是主动出击,否则朝廷的命令难以迅速传达至前线,东南海军也不可能在短时内集结完毕。</p>

此次东南海军不仅出动了大量战舰,还运载了充足的粮食补给。</p>

这一举措可谓是釜底抽薪,使得敌人即便想利用后勤优势也无法做到。</p>

因为赵鹤天早已预见到可能的粮草问题,并已做好万全准备,使得敌人措手不及。</p>

朱由校亲自为赵鹤天送行,目送他踏上征程,心中五味杂陈。</p>

朱由校紧握双拳,咬紧牙关,心中默念:“此行必须凯旋,只许胜不许败。”</p>

王体乾在一旁安慰道:“陛下放心,赵大人智勇双全,定能大胜归来。”</p>

朱由校叹息道:“朕岂不知赵鹤天之能,但林丹汗亦非等闲之辈,此战虽兵器精良,但林丹汗骑兵强大,胜负实难预料。”</p>

“朕内心实为忧虑,食不甘味,夜不能寐。”</p>

“罢了,先回宫吧。你将昨日魏忠贤送来的两位佳人安排妥当,朕要用。”</p>

王体乾微微扯动嘴角,语重心长地劝谏道:“陛下,还望您能够稍加节制。”</p>

朱由校投以深邃的目光,沉声道:“心中烦闷难平,需有人慰藉,速去。”</p>

赵鹤天率先对麾下将领们的不安情绪进行安抚,实则他们内心都有些紧张。虽然他们擅长海上作战,但陆地上的较量实为首次。</p>

他审视众人,鼓舞士气道:“不必过于忧虑,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胜利终将属于我们,勇往直前吧。”</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