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救皇帝第110章 小冰川期解决办法111
不久,王体乾归来,面露忧色。朱由校见状,心中一紧,问道:“汝何以忧心忡忡?究竟何事?”</p>
王体乾跪奏:“陛下,果如赵大人所言。”他继续道:“奴婢率众翻阅典籍,发现每隔数百年便有异常寒冷之记载,且每逢此时,局势皆不乐观。”</p>
朱由校追问:“何谓不乐观?”</p>
王体乾答:“譬如皇朝末年、五代十国、南北朝等时期,局势皆不容乐观也。”</p>
朱由校闻讯后,面色顿时苍白如纸,他沉重地坐回龙椅,无力地摇了摇头,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我大明建立后的气候究竟如何?可有查探?”</p>
王体乾心中涌起一股不忍,然而朱由校的追问如同悬剑在颈,不得不答。他犹豫地看了一眼赵鹤天,又望向朱由校,终于开口:“陛下,实情确实如大人所言。”</p>
“自大明建国以来,据史籍记载,气候逐年转寒。”</p>
朱由校紧锁眉头,心如刀绞,沉声道:“既然寒冬已至,来年岂不是更加严酷?”</p>
他的目光转向赵鹤天,眼中闪过一丝渴望的光芒,仿佛在寻求一线生机:“难道就没有转机的可能吗?”</p>
“这所谓的小冰川期,究竟何时是个尽头?”</p>
赵鹤天望着朱由校,眼中满是歉意。他知道,自己即将给出的答案,恐怕无法让朱由校满意。</p>
他轻叹一声,缓缓道:“陛下,天道轮回,非人力所能更改。”</p>
“林丹汗虽非泛泛之辈,那建奴内部纷争不断,粮草亦已消耗殆尽,抢无可抢。他不会坐以待毙,必然觊觎我大明物资。”</p>
“或许今年气候略有回暖,但大局难改。”</p>
“林丹汗无路可退,唯有强取豪夺。我们必须警惕他的一举一动,这小冰川期的结束之日尚不可知。”</p>
朱由校只觉得头痛欲裂,他按着太阳穴,声音中透着无奈:“难道就真的无计可施了吗?”</p>
赵鹤天沉思片刻,然后道:“陛下,天意虽不可违,但人定胜天。”</p>
“我们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设法规避其影响。”</p>
朱由校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紧紧握住赵鹤天的衣袖,急切地问:“有何良策?”</p>
赵鹤天沉吟道:“大明当前之困,首在粮草不足。”</p>
“若能确保粮食充足,即使天气寒冷,百姓亦可安居乐业。”</p>
朱由校疑惑地望着赵鹤天:“但这粮食产量的问题,恐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p>
赵鹤天微微一笑,道:“陛下,北方虽寒,南方却有番薯为食。”</p>
“此物虽口感不及稻麦,但却能填饱肚子。且其产量之高,远胜其他粮食。”</p>
“朝廷何不推广种植番薯?虽非常之计,然足以渡过难关。”</p>
朱由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之色:“原来如此,这番薯确是救时之物。”</p>
“虽然口感稍逊,但能救人于水火,已是难得。”</p>
“此事若成,大明江山或可重见天日。”</p>
“我们也一直很想推广番薯的种植,只是一直不顺利。”</p>
在大明朝廷的议事大厅中,赵鹤天恭敬地对朱由校说道:“陛下,南北方的百姓们已经习惯了他们传统的粮食作物。若陛下欲劝导他们改变种植结构,恐怕是难上加难。”</p>
朱由校审视着赵鹤天,问道:“爱卿,既然提出了此问题,想必心中已有良策?”</p>
赵鹤天微微颔首,回应道:“单凭朝廷的命令去推广新作物固然困难,但我们可以借助利益驱动。”</p>
“如何利用利益呢?”朱由校追问。</p>
赵鹤天解释道:“大明为了供给军队和救灾,每年都需采购大量粮食。”</p>
朱由校点头表示认同,但仍有些困惑,“的确,朝廷每年都会购买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但这与推广新作物有何关联?”</p>
赵鹤天继续阐述他的想法:“陛下不妨从此改变策略,不再购买稻米和小麦,而是转而购买番薯。”</p>
“番薯产量不是远高于传统作物吗?陛下可以出价略高于原来购买小麦的价格的一半来购买番薯。”</p>
“而番薯的产量却是小麦的三倍。这样一来,农民的收入实际上会增加。”</p>
朱由校略显犹豫地问:“这真的可行吗?”</p>
赵鹤天理解朱由校的顾虑:“考虑到大明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p>
朱由校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复杂性,便问:“那又怎样?”</p>
赵鹤天分析道:“那些大地主手中的土地最多。只要宣布不再购买麦子和稻米,只购买番薯,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改种番薯。”</p>
“毕竟,这样算来他们从种植番薯中获得的利益更高。”</p>
“您认为他们会如何反应?一旦他们开始转变,普通百姓是否改变已无关紧要。”</p>
赵鹤天深知大明末年土地兼并之严重,比如曾经的某位内阁大学士家族拥有的土地高达二十万亩,这样的数字令人震惊。</p>
朱由校下定决心,坚定地说:“既然如此,就按此计划行事。”</p>
他转向身边的王体乾命令道:“你去通知魏忠贤,让他确保这个策略在朝廷上得到通过。”</p>
王体乾向朱由校一礼,回应道:“陛下放心,我即刻去向魏公公说明。”</p>
朱由校满意地点头,想到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粮食,不禁心中欢喜。</p>
赵鹤天的策略无疑是高明的,如此一来,用同样的资金能购得比原来多一倍的粮食,实为一大幸事。</p>
朱由校面露微笑,赞道:“朕怎么没早想到这一层?你的脑袋是怎么长的?怎能有如此多精妙的策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