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长子,开局败光赈灾款第362章 请大王爷再次自辩
安国侯的的确确想不通,大王爷此时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就算大王爷清楚明白,这一切都是针对他个人的算计。 可他哪来的底气,相信自己能将如此严峻的局势化解? 但此时此刻,安国侯已经顾不得关心这些了。 毕竟他指使这些世家官员,在同一日指控大王爷,这件事儿肯定多多少少都显得有些刻意。 所以此刻最关键的,就是要扭转皇上以及文武百官的注意力。 他必须让众人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案件本身,以及对大王爷的怀疑上。 只有这样,他以及世家官员们,才能置身事外保持自身的相对安全。 可安国侯观察周围文武百官的神色,显然大王爷刚刚那番话,已经开始引起了某些官员的怀疑。 这怎么能行?! 怎么办?怎么办? 安国侯的脑子飞速转动,想要赶紧扭转局面。 他的目光,再次在金銮殿中扫视一圈。 很快,安国侯就锁定了吏部尚书孔时适。 “盟友”就应该是救急时才用的。 “皇上,关于诸位大人对大王爷的指控,微臣以为此事可以慢慢商榷。 但微臣以为,大王爷刚刚述说的,对大乾朝未来的设想。 以及对造船工匠的安排,微臣深以为然。 刚刚又看到这位孔大海,设计的惊为天人的造船图纸。 微臣以为,大王爷在新安府的造船工坊,不但不能停工。 为了大乾朝千秋万代的基业,反而应该加快步伐。 但,毕竟大王爷深陷几桩指控,恐怕暂时无法继续主持造船差事。 所以微臣建议,此等重要的造船差事,完全可以交给五皇子殿下,或者精于算术的六皇子殿下主持管理。” 听到安国侯如此说,五皇子何星旭当即皱了皱眉。 虽然大皇兄和安国侯,都提出让他接手造船差事。 但他并不想拾人牙慧,而且对于造船,他是真的不感兴趣。 可吏部尚书孔时适,却眼睛突然一亮。 他早就答应与安国侯结盟,并打算借助安国侯的所有力量,慢慢辅佐自己的外孙六皇子何星城登上太子之位。 虽然他并不知道安国侯具体的计划,但也知晓了大概。 那就是让四位王爷的关系,彻底分崩离析。 同时让他们四位,彻底与太子之位无缘。 而五皇子殿下就是一个书呆子,只对研究学问有兴趣。 而七八九三位皇子殿下,年纪比六皇子殿下还小的多。 如此一来,将来能登上太子之位的,也就只能是六皇子何星城了。 而他作为六皇子殿下的外祖父,可以想象他将获得怎样的地位与好处。 安国侯与吏部尚书孔时适,齐齐对手下使眼色。 一众世家官员以及吏部官员,同时向着金銮殿中央踏出一步,对安国侯的话表示附议。 更有不少官员开始争论,此事到底是五皇子殿下负责合适,还是六皇子殿下负责合适。 梁侍郎、郑御史、谭御史他们几个,更是很有眼色的退回到队伍中,不再揪着大王爷的事儿不放。 看到事情终于按照自己的设想发展,安国侯可算是松了口气。 但这样的局势,可不是胡丰源和护国大将军孟羽想看到的。 胡丰源和孟老将军正打算上前一步,提醒皇上让众位大臣回归正题。 两人却见到大王爷何星辰以及二王爷何星海,同时冲他俩微微摇了摇头。 这俩人心里那个急呀,但既然几位王爷已有安排,他们也只能继续等待更佳的时机。 趁着大多数吏部官员与礼部官员,就五皇子殿下还是六皇子殿下,谁更适合主持造船大业,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小夏子和李荣则默默退出了人群,离开了皇宫。 对于金銮殿上如今这样的场面,文武百官早已见怪不怪。 但对于仍跪在地上的那些所谓的“人证”来说,这帮人可就一下子傻了眼。 哎呀妈呀! 原来那帮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上朝,居然就是这样的。 这未免也太接地气了吧! 这跟他们在菜市场讨价还价,有啥区别? 这些人证对皇帝,以及文武百官的滤镜,突然碎了一地。 何星辰更是双手环胸,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切,可那脸上的笑意却根本不达眼底。 安国侯以及那些世家官员,其实也一直在注意着大王爷,以及其他几位王爷的表情。 可不知为何,他们越是观察,越感觉心里发虚。 眼下不仅仅是大王爷,怎么就连其他几个王爷的反应,都与他们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呢? 而安国侯等人的担心,在他们突然注意到,抱着好几个盒子去而复返的小夏子时,忽然达到了顶点。 时刻注意大王爷这边动向的胡丰源,更是在,着人绘制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