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第228章228
为了抵抗这次时疫,东平府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p>
好在割了一波韭菜,又加上得到了朝廷户部的拨款,这才保证了抗疫资金没有出现缺口。</p>
在财政充足的情况下,组织协调起各方面的物资人力资源自然就游刃有余。</p>
蒙放提供给曾孝序的三金清瘟药方子是有效果的,尤其是针对中轻症患者效果明显,</p>
至于重症患者,蒙放早就有言在先,老天要把人收走,人力强留是留不下来的。</p>
药方子上除了一两味药比较少见名贵,其他的辅佐都是寻常便宜药材,要把这些药凑齐还是相对容易的。</p>
为了保证抗疫成效,东平府征调了所有医馆的医生大夫去同医馆坐诊,</p>
同时为了保证药材供应,东平府也发动了全部生药铺的药材商去四处补充药材货源,</p>
东平府境内买空了就到临近州府去买,临近州府买空了就到更远的地方去买…</p>
在曾孝序的调度指挥下,东平府的时疫流行在大面积集中爆发前就得到了有效的遏制,</p>
虽然还是死了不少人,但是与其他州府的情况比起来,东平府的情况真是好了太多了。</p>
其他州府的官员,在时疫流行开的初期,大都漠视不管,</p>
这些人大都心存侥幸,以为等这冬春换季的季节过去了,这时疫也就自然消失了,</p>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别找事,</p>
甚至在得知曾孝序把疫情上奏朝廷请求户部拨款的时候,还各种嘲讽!</p>
有说曾孝序危言耸听的,</p>
有说曾孝序小题大做的,</p>
有说曾孝序假借抵抗瘟疫为名,实为借机贪墨户部拨款的…</p>
于是东平府附近州府就这样坐视抗疫最佳时机的错过,</p>
等到东平府的药材商大举出动收购中药药材的时候,这些州府官员才感觉到有点不对劲,</p>
好像东平府是认真对待这件事一样,并不是说说而已…</p>
等到自己辖区地界内大面积出现人员暴亡现象的时候,等到棺材铺里的棺材都做来不及的时候,等到尸体日渐增多都来不掩埋的时候,这些官员才幡然醒悟,但已经悔之已晚!</p>
这些官员赶紧去查证东平府药材商集中购买的几种药材,但是知道东平府抗疫用的是哪几种药材,却不知道这几种药材之间是如何配伍的,于是又找到曾孝序希望他能把具体的抗疫药方贡献出来,</p>
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又是在抗疫救民,曾孝序也没有掖着藏着,很大方的将药方公之于众,</p>
曾孝序还专门为此写了一封奏折上奏朝廷,并且还将药方详细附上,</p>
说明这是东平府东江书院学生蒙放无偿自愿贡献出来的祖传秘方,疗效显著,在这次抗疫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p>
希望朝廷官家能将这张药方推广至大宋全境云云…</p>
等到这些州府官员得到药方再去筹备药材的时候,才发现几乎市面上所有药材都被东平府的药材商收购一空了!</p>
不仅是药材,组织抗疫除了人力物力,最关键的还是资金,</p>
临时抱佛脚的州府官员此时才发现,光靠州府衙门的储备金根本无力负担如此巨大的抗疫开销, 于是请求朝廷拨款协助抗疫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飞进了汴京城中书省里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