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第221章221
蒙放点头说道:</p>
“正是如此,当时我就在太监府里,发现府里面流行时疫,就开了药方让他们去抓药。</p>
现在不只是太监府,如今东平府城内城外都已经开始传播扩散了,府尊应该早做防预和准备,以免到时疫情集中爆发束手无策!”</p>
汪伯彦此时说道:</p>
“没准还真是爆发了时疫,今日书院休沐后返课的学生就少了很多,有几个烧热咳喘坚持来的,最后支撑不下去退课的也有好几个!”</p>
被汪伯彦这么一说,曾孝序脸上表情顿时冷峻了下来。</p>
蒙放说完去桌子上写下板蓝根的中药方剂交给了山长汪伯彦,</p>
“这就是我开给太监府的板蓝根药方,虽然这张药方不一定就能治好病,但是却能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p>
曾孝序,黄懋德,叶梦得,汪伯彦几个人被蒙放这么一说,一个个都皱起了眉头。</p>
汪伯彦手拿药方更是多看了蒙放几眼,此时的大宋,一张能治病救人的药方,千金难求,而蒙放却是说给就给。</p>
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后,中医医术到了大宋就有了一个断层,</p>
那大宋奸臣朱勔就是蹭了这个断层,仅仅依靠几张药方子起家,从而得以登堂入室挤入大宋庙堂之上!</p>
虽然此时大宋立国百有余年,但充其量经过了三四代人,中医医术此时不过是刚刚恢复元气,要谈到更深一步的系统深入研究,为时尚早。</p>
但是要谈到真正给后世中医药学打下基础的奠基人唐慎微,倒是和蒙放同处这个历史时空的人。</p>
只是蒙放无缘得以一见!</p>
此时的大宋真正医术精湛的名医根本就没有几个,就算有也全被大宋官家搜罗到了大内禁中侍奉起来。</p>
大宋民间所谓的医生大夫,大多是像李真人那样挂羊头卖狗肉的神棍,此时的大宋人还在信奉吃符水跳大神念祝由能够消灾解病呢!</p>
所以当蒙放说出这是时疫是时瘟时,在场的几位大宋官场大员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p>
真要是爆发了时瘟,以大宋目前的医术,很难对付!</p>
对此蒙放也是爱莫能助,他只能帮到身边的人,这是他的能力范围了。</p>
汪伯彦拿到蒙放给他的药方子后,转手又给了曾孝序,</p>
曾孝序拿到药方子仔细一看,和那日太监府满城搜刮的几味药材完全相符,这才相信了蒙放。</p>
“也罢,身为东平府的父母官,爆发了时瘟我首当其冲有担当之责,这张药方子吾就拿去同医馆熬制汤药,然后东平府城内广为粘贴告示,无论谁都可入馆喝药!”</p>
同医馆,是大宋官方主办的一个慈善性医疗机构,是给那些看不起病的人免费治疗的机构,馆内经费主要由官方承担,同时还接受乡绅名流豪商巨贾的捐赠。</p>
“同医馆”是蔡京上台后主导之下成立的,是蔡京做的一件大好事,虽然他是奸臣,可也不无是处。</p>
蔡京做的另一件好事就是“同济馆”,专门收留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p>
曾孝序这么说,就是表明官府正式要出面领导防预时瘟了。</p>
蒙放又去开了一张药方,写好后直接给了曾孝序,</p>
“府尊,刚才那张板蓝根药方,药力轻微,重在预防,</p>
而这张三金清瘟方子,则是针对有烧热不退,肺痨咳痰等发病症状的药方,轻者三五日可见其效,重者…另当别论!”</p>
蒙放不是没有更好的药,比如他手里的阿莫西林,</p>
可是东平府三四十万人口,那得需要多少药片啊!蒙放的积分值又不是大风刮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