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第193章193
此时的蒙放已经身在东江书院,今天是书院开学第一天!</p>
东江书院内舍庚斋的教舍里…</p>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p>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p>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p>
课堂上讲郎指着写在黑板上的文章念一句,坐在下面的学生们就跟着念一句。</p>
这是《大学》开篇的一段文章,</p>
讲郎说了,</p>
“大学,乃是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p>
《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被列为“四书”之首,登堂入室之必读书也!</p>
课堂上讲郎侃侃而谈,</p>
《大学》开篇就展示了儒家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p>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p>
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p>
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
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p>
纵览四书五经,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p>
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p>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p>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p>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p>
而“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p>
“修身” 与“内修”同,是“独善其身”;</p>
“修身”与“外治”同,是“兼善天下”;</p>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p>
一整个早上讲郎都在说《大学》,说一段诠释一段,引经据典,还穿插各种历史故事,听起来倒也不会烦闷。</p>
中午吃饭的时候,蒙放领到了一张东江书院新学年的“课程表”。</p>
课程表上显示:</p>
东江书院的一个学年,从开春的三月起,到年底的正月元旦前结束,分为上下两个半年。</p>
上半年为三月至七月上旬,</p>
下半年为八月下旬至十二月,</p>
中间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休沐三十天。</p>
上半年主讲内容以《大学》《中庸》为主,《礼记》为辅,</p>
下半年主讲内容以《论语》为主,《诗经》为辅,</p>
东江书院新学年的开始早上上三节课,下午上两节课,</p>
早上三节课主讲儒学入门必读的《大学》,下午的两节课讲儒家的经书《礼记》,余下的时间学生们自行安排。</p>
蒙放看完了课程表就把它收起来了。 东江书院的午餐是免费供应的,除了一大碗米饭,还有肉有菜有汤。</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