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第111章111
“赞同!赞同! 尊卑有序不能乱了套,</p>
更不能让妾室庶出的蒙家诚得了势!”</p>
“哎,乔庄主为何对此子这么上心?”</p>
“无他,公道自在人心而…”</p>
书院有的是笔墨纸砚,</p>
乔庄主一挥而就写了申判,</p>
亲自签字画押按了手印。</p>
观礼台上的乡绅名流,</p>
十之六七都签了字按了手印。</p>
这张申判很快就传递到了知府曾孝序的手上,</p>
曾孝序看完脸上就笑开了,</p>
有了这张东平府本地乡绅员外签字画押支持蒙放的申判,</p>
曾孝序顿感身上压力轻松了很多,</p>
这样一来,</p>
事情就好办多了,</p>
曾孝序起身向着观礼台上的来宾深深地鞠了一躬,</p>
以示感谢之意。</p>
“你看看,这就是民意,</p>
都是为蒙放鸣冤叫屈的!”</p>
曾孝序把申判拿给了叶梦得和汪伯彦也让他们看一看。</p>
“等等,还差老夫一个!”</p>
曹夫子从旁边伸手拿过了申判,</p>
在上面签下了曹正义三个字,</p>
按下了自己的大红手印。</p>
曹夫子也是本地的大地主,</p>
还是人人敬仰的大儒,</p>
“老夫这名字和手印,专镇一切牛鬼蛇神!”</p>
几个人相视哈哈大笑,</p>
曾孝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p>
“有了夫子的签印,蒙放可就更稳了…”</p>
两个衙役赶着马车离开了东江书院的山门,</p>
朝东平府而去。</p>
开学祭典前的这幕闹剧,</p>
终于是结束了,</p>
白鹤书院声名扫地,</p>
朱敦儒颜面扫地,</p>
在曹夫子等人的宽慰下,</p>
朱敦儒这才坐上了观礼台。</p>
作为书院学监的曹夫子清了清嗓子,</p>
大声地宣布:</p>
“东江书院开学祭典典礼,现在开始!”</p>
祭孔大典,是一种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的庙堂祭祀乐舞。</p>
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p>
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p>
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p>
今年东江书院的开学祭典准备的很充分,</p>
一切都进行得井井有条,</p>
观礼台上的来宾,</p>
很快就被祭典仪式的大气磅礴所吸引,</p>
可是朱敦儒心中,</p>
就好像被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全然不是滋味。</p>
自从曹夫子坐镇东江书院后,</p>
这家不入流的官办书院开始变强了呢!</p>
……</p>
往东平府行进的马车上,</p>
吴浩然,蒙家诚,蒙放,</p>
三个人各怀心事低头一言不发,</p>
直到马车进了城,</p>
在衙门口停下,</p>
三个人都没有交谈过一句话。</p>
衙役押着三个人进入衙门里后,</p>
直接带到了衙门后院的典狱司里关押了起来。</p>
随后两个衙役才去向黄懋德黄通判禀报。</p>
曾孝序去参加东江书院的开学祭典,</p>
但是衙门里不能没有人坐镇,</p>
万一出了突发事件呢?</p>
所以黄通判就留了下来。</p>
“什么!蒙放是赘婿之子!”</p>
黄懋德得知真相也是吃了一惊,</p>
这么好的一个孩子,</p>
这辈子只怕都要被这个身份所耽误了。</p>
虽说蒙放是正房嫡室的赘婿之子,</p>
但是继承家产那是没问题的。</p>
参加科举考试也是没问题的,</p>
这是大宋律例都承认的…</p>
只是当初蒙家诚是如何绕过这些大宋律例侵吞了蒙放家产的?</p>
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p>
“你们去户曹,把杏花村蒙家的户籍,田契,房契都整理出来!”</p>
田契房契都是双份的,衙门户曹里面都有留底存档备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