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借用帝星(2/2)

作者:笔磨磨

请不要逼我做神仙第377章 借用帝星

若是骤然西移,或者消失,恐怕会给安朝百姓太大的冲击,甚至滋生祸端。</p>

所以,张天跟皇帝说一下,让他们提前准备,安抚民心。</p>

张天道:“吐蕃倒未发现有什么神灵。”</p>

“只是此行事关重大,又涉及到上古神器,为确保万无一失,所以让帝星伴我西行。”</p>

在逻些城(拉萨)以东,还在九重天的天火系统攻击范围。</p>

但再往西2500里的冈仁波齐,就有些超出范围了。</p>

到时候天火系统的光柱,自东而来的角度会非常倾斜。</p>

加上冈仁波齐周围群山环绕,很容易阻挡天火系统的攻击。</p>

张天虽然不确定是否用得上天火系统,但从安全角度来看,有这么一个大杀器,当然得用上了。</p>

只不过移动九重天,需要消耗一些的能量。</p>

如今九重天就是为自己服务的,该用的时候还是得用。</p>

如果因为想节约这点能量,万一遇到什么极小概率的意外,导致九重天不能及时救援,那就死得冤了。</p>

安佑帝看了一眼徐闻,道:“徐卿家,遵上仙旨意,稍后拟旨公告天下。”</p>

“在圣旨末尾,加上你代笔之名。”</p>

“是,皇上。”徐闻作揖领旨。</p>

徐闻做了状元之后,皇帝终于正式授予他官职。</p>

在翰林院做了一个翰林修撰,从五品。</p>

官职看着不高,但平时上朝,都是站在史尚书之后,直接参与国家大事。</p>

恰巧,翰林院是皇帝的文学侍从机构,其官员负责起草诏令、侍从笔墨等工作。</p>

</p>

加上徐闻是张天弟子。</p>

如今“借帝星”的圣旨,由他来拟最合适不过了。</p>

一般来说,圣旨是谁代笔的无关紧要,天下百姓也没人关心。</p>

安佑帝之所以故意让徐闻加上代笔之名,其实是用徐闻之名,向天下百姓传递一个信息:</p>

这是上仙的旨意!</p>

之前张天飞天,天空上出现“血月”现象,安佑帝就以徐闻的名义发布过公告,安抚民心。</p>

如今张天驻世,安佑帝借用徐闻之名,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帝王威严受到影响。</p>

反而觉得这是一个通过仙人弟子,向上仙表示诚意的一个手段。</p>

安佑帝道:“上仙,不知此次西行,需要多少时日?”</p>

张天道:“大概一个多月吧。”</p>

“上仙,可需要朝廷派人跟随侍候?以处理一些凡间杂事?”</p>

徐闻眼前一亮,道:“仙师,弟子可伴随仙师左右……”</p>

张天摆摆手,道:“此行路途遥远,时间紧迫,陆路上来不及,我准备从天上过去。”</p>

“就不需要人随行了。”</p>

“噢……”徐闻一阵失落。</p>

安佑帝和史尚书则是神色向往。</p>

当初张天送的“第三件礼物”,就是带他们两人上天一游。</p>

那种从天上观察世间的视角,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p>

只可惜自从那次之后,张天只有在三爷造反大事,才带着徐闻低空飞了一次。</p>

但那次是夜里,黑乎乎的徐闻什么都看不见,颇为惋惜。</p>

自此之后,张天没有再带任何人上天。</p>

安佑帝和史尚书等人联想到当初天上一游,两次听到“滴滴”的警告声。</p>

以为带人上天有什么禁忌。</p>

于是,以讹传讹之下,大家就不敢再提这事了。</p>

徐闻道:“仙师,此行一去历时一月,吐蕃蛮荒之地,料想也没什么美食。”</p>

“不知可要杀鸡宰羊,做成干粮带一些去?”</p>

喜欢请不要逼我做神仙请大家收藏:()请不要逼我做神仙。</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