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安朝民心(2/2)

作者:笔磨磨

请不要逼我做神仙第218章 安朝民心

吓得朝野内外一阵心惊。</p>

生怕北伐就此失败,然后被天金国报复,联合几个国家围殴。</p>

没想到,接下来的重磅消息,让安朝之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p>

开封大战,以十五万全歼天金国五十万大军。</p>

而且损失极少,可称“完胜”!</p>

如此大胜,历史罕见!</p>

辉煌得安朝子民都不敢相信。</p>

除了少数长寿的老人,见证过帝星降临时期的辉煌外,绝大多数人,有见识以来,安朝一直被天金国压制得直不起腰来。</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偶尔两国官民见面,都要低上一头。</p>

安朝百姓都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逆袭。</p>

却没想到这一日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这么辉煌!</p>

这一战,直接引爆了安朝的民意。</p>

无数百姓自发地捐钱捐物,资助大军的后勤。</p>

更是有无数人,茶前饭后,将这些事迹反反复复地传颂。</p>

张天的种种神迹,郭将军的军阵战法,襄阳大军的军纪。</p>

林林种种,每当说起都充满自豪。</p>

徐闻的“立神之法”,安抚百姓有大功,也随着圣旨为百姓熟知。</p>

那些曾经在科举上闹起来的士子,已经开始怀疑当初的决定了。</p>

“皇上英明远见,怕不是早就看到徐解元的才华,才力排众议,饮点他为解元?”</p>

“恨我等当初不知皇上苦心,张仙人一人可抵百万大军,一人可取北方国土,难怪皇上要巴结……咳……要厚待张仙人。”</p>

“我等当初闹得满城风雨,皇上也未治罪,皇上宽宏大量,臣惭愧不已……”</p>

“等皇上回临安,我等定当前去请罪。”</p>

也有士子道:“这徐……徐解元,怕是借了仙人的福荫。”</p>

立刻有士子反驳道:“就算是借福荫,那也是借他师父的,这福荫借得理所当然。”</p>

“不错,虽说是沾了仙人的光,但这安抚百姓之事,非他不可。”</p>

“若是他人使这立神之法,百姓还未必信服,徐解元身为仙人亲传弟子,是唯一人选。”</p>

“我等终其一生,能够治理好一县一城之地,就已经不错了。”</p>

“没想到徐解元敢随军上前线,将数十城镇治理得服服帖帖的。”</p>

“唉……时也,命也,可望而不可及。”</p>

徐闻借张天的福荫,能够随军做后勤工作,这点其实天下人没有太多异议。</p>

毕竟,借助亲人、家族的庇护做事,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p>

但是,机会给了,能不能做好才是关键。</p>

做不好,那就是去镀金,纨绔一名罢了,回来也会被人看不起。</p>

但像徐闻这样,每打下一城而一城大治,任何人都不敢无视他的功劳。</p>

当然,徐闻的事迹能够传遍天下,也与安佑帝推动有关。</p>

一来可以化解之前的“解元风波”。</p>

二来也将徐闻与安朝深度绑定,进而留住张天。</p>

这次不需要弄虚作假,只需将真实的事情,多多宣传就行了。</p>

那些有门路打听朝廷信息的文人,多方验证,知道这次不是皇上帮徐闻作弊,顿时更加信服。</p>

一时间,徐闻在士林的名声大为好转。</p>

后方民心汇聚,再无阻力。</p>

沿途的土豪、百姓,有力出力,有粮出粮,有钱出钱。</p>

无数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向前线。</p>

这跟往年一打仗,就要强征百姓钱粮,百姓又骂又有反抗的情景截然不同。</p>

加上之前张天送了一座金银矿给安朝,此时正派得上用场。</p>

但凡捐钱、捐物、出力的,都回报以金银。</p>

顿时安佑帝在百姓口中赞誉一片,大家发自内心给皇帝歌功颂德。</p>

…………</p>

前方战线。</p>

东路大军,襄阳大军已越过黄河。</p>

随着北线的地形收窄,两支大军渐渐靠得很近,已经能够联合使用一些战术了。</p>

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无险可守,襄阳大军与东路大军如秋风扫落叶,席卷整片平原。</p>

唯有西路攻打的区域山高路险,推进要慢得多,跟中、东两路大军拉得很远。</p>

不过,当前张天和郭将军并不需要西路大军的兵力,也不催促。</p>

让他们按部就班,稳打稳扎就行。</p>

二十多天后,襄阳大军缓缓压到一座城池之下。</p>

郭将军骑马过来道:“上仙,前方就是瀛州、莫州二州了。”</p>

张天微微一笑:“燕云十六州的瀛州?”</p>

喜欢请不要逼我做神仙请大家收藏:()请不要逼我做神仙。</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