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绝不让您失望164(1/2)

作者:屹掌柜宝祥先生

大明:被迫登基第162章 绝不让您失望164

嘉峪雄关之外,几日风雨兼程,朱瞻墉率四万龙骑兵马首抵此地。&amp;lt;/p&amp;gt;</p>

朱瞻墉于嘉峪关驻留三日。&amp;lt;/p&amp;gt;</p>

三日后,三十万南军威武而来,阵势如洪。&amp;lt;/p&amp;gt;</p>

然南军之名,实非全然。&amp;lt;/p&amp;gt;</p>

南军之中,唯有五千皇宫贵族之庶子方能称其名。&amp;lt;/p&amp;gt;</p>

这五千子弟,年龄参差不齐,大者已逾三十,小者不过十三四载。&amp;lt;/p&amp;gt;</p>

细究之下,他们并非真正的军旅,而是挂名南军的纨绔子弟。&amp;lt;/p&amp;gt;</p>

然而,便是这群纨绔,被朱瞻墉炼成了嗜血的狼群。&amp;lt;/p&amp;gt;</p>

昔日,他们在南京城中,犹如最大的毒瘤。&amp;lt;/p&amp;gt;</p>

尽管不受重视,被父辈弃于南京,但他们的身份摆在那里,南京城中,谁愿招惹这些纨绔子弟?直至他们遇见了朱瞻墉。&amp;lt;/p&amp;gt;</p>

在南京时,论起纨绔,谁又能比过朱瞻墉?&amp;lt;/p&amp;gt;</p>

他财大气粗,人脉广博,声名远扬,武力出众,整个南京城中,无人敢言胜过朱瞻墉。实则南军中的纨绔们,初次与朱瞻墉相逢,并不愉快。&amp;lt;/p&amp;gt;</p>

说到底,他们的初次相遇,就是在秦淮河畔争风吃醋,因一歌姬而大打出手,继而冲突激烈。&amp;lt;/p&amp;gt;</p>

彼时,南军中几乎无人服朱瞻墉,视其为倚仗帝王和太子庇护的皇孙。&amp;lt;/p&amp;gt;</p>

他们人多势众,且各有身份,即便与朱瞻墉冲突,众人之法,帝王未必会对他们如何。&amp;lt;/p&amp;gt;</p>

然而,在与朱瞻墉交锋之后,朱瞻墉瞬间教他们何为做人。&amp;lt;/p&amp;gt;</p>

论财,南军五千人加起来,不及朱瞻墉一分。&amp;lt;/p&amp;gt;</p>

论人,他们虽有五千,但越王府调动的万家丁与其对抗,他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公子,怎敌得过家丁?&amp;lt;/p&amp;gt;</p>

论背景,他们不过是被亲人冷落的一群弃子,家中无人愿为他们得罪朱瞻墉这样的名副其实的皇三代。&amp;lt;/p&amp;gt;</p>

一番较量,众人皆被朱瞻墉折服,对他俯首帖耳。&amp;lt;/p&amp;gt;</p>

随后,朱瞻墉成为这群人的领袖。&amp;lt;/p&amp;gt;</p>

而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朱瞻墉发现他们实乃可怜之人。&amp;lt;/p&amp;gt;</p>

非嫡长子,继承家业无望。&amp;lt;/p&amp;gt;</p>

其中最好的诸王世子,即便得到朝廷封赏,成为一方郡王,封地也非富饶之地,而是边远的藩王。&amp;lt;/p&amp;gt;</p>

除这些世子外,那些功勋贵胄的庶子,哪有半点机会。&amp;lt;/p&amp;gt;</p>

他们看不见希望,看不见未来。&amp;lt;/p&amp;gt;</p>

即便他们奋发图强,欲凭己力开创一片天地,也得不到认同。&amp;lt;/p&amp;gt;</p>

但朱瞻墉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amp;lt;/p&amp;gt;</p>

朱瞻墉虽为嫡子,却是次子。&amp;lt;/p&amp;gt;</p>

其兄朱瞻基为太孙。&amp;lt;/p&amp;gt;</p>

按照大明嫡长子继承之制,无论他多么努力,最终也只能是王爷,其兄朱瞻基方能继承天下。&amp;lt;/p&amp;gt;</p>

面对此景,朱瞻墉却毫不介意。&amp;lt;/p&amp;gt;</p>

在他们的困惑中,他传授了一个道理:&amp;lt;/p&amp;gt;</p>

自立自强,才是自己的,家中的事物,说再多,也是父辈的,父辈想给谁便给谁。&amp;lt;/p&amp;gt;</p>

为何他们不行,为何非要盯着父辈的田产?&amp;lt;/p&amp;gt;</p>

为何他们不能靠双手,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amp;lt;/p&amp;gt;</p>

于是,朱瞻墉带领他们建立了皇家钱庄,皇家商会。&amp;lt;/p&amp;gt;</p>

随着皇家钱庄与皇家商会的建立,他们发现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日益提升。&amp;lt;/p&amp;gt;</p>

他们成了越王府的代言人,成了江南各王府公侯间的联络桥梁。&amp;lt;/p&amp;gt;</p>

虽无继承权,但随着南京的发展,海运商会和漕运商会的兴起,他们的眼界与见识,早已超越常人想象。&amp;lt;/p&amp;gt;</p>

在朱瞻墉的教诲下,他们知晓世界的广阔,财富的丰富,建功立业的机遇之广。&amp;lt;/p&amp;gt;</p>

他们不再看重父辈那点封地,那点封地已不足为道,他们渴望更多、更广、更大的荣耀与名声。&amp;lt;/p&amp;gt;</p>

他们树立了自己的骄傲,想要多大的封地,便去拼;想要多少财富,便去赚。&amp;lt;/p&amp;gt;</p>

朱瞻墉激发了这些纨绔子弟的野心。&amp;lt;/p&amp;gt;</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