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第310章 边镇转运司砍向晋商的第一刀311
“这。。。”</p>
听到皇帝的话,在场众人的眉头俱是一皱。</p>
有饵!</p>
皇帝搁这儿钓鱼呢!</p>
“臣惭愧,并无人选推荐。”</p>
眼神闪烁,韩爌第一个躬身到。</p>
“臣亦无。”</p>
随着韩爌出声,剩下的人纷纷跟着道。</p>
大家都不是傻子。</p>
皇帝对兵权问题有多敏感,大伙儿又没瞎。</p>
给皇帝练兵的徐光启,手里的兵丁被皇帝接受后,反手就给送到工部尚书位置上,和新军隔开了。</p>
京营改制后,至今都没人敢再说过设个劳什子协理戎政。</p>
现在皇帝问蓟辽总督的人选,很明白的就是要对蓟州兵权动手了。</p>
这个时候推荐,不是荐人,是在毁人!</p>
毁人毁己!</p>
“这样啊。”</p>
看着没人咬钩,朱由校无趣的撇了撇嘴,身体向后靠了靠,开始思索。</p>
蓟辽总督,这个官职吧,他文不文,武不武的。</p>
说他是个文职吧,他总督的是军务,兼理粮饷,节制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个军镇。</p>
说他是个武职吧,他还顺带节制顺天、保定、辽东三个巡抚。</p>
大明的官职混乱可见一斑。</p>
“蓟辽总督。”</p>
一手撑在腮帮子上,朱由校思索着现在有谁能上任蓟辽总督。</p>
总不能真按历史上来,让王象乾以七十四岁高龄上任蓟辽总督吧。</p>
“这样吧。”</p>
叹了一口气,朱由校出声道。</p>
“准文球致仕之请,礼部拟定封增。”</p>
“蓟辽总督之职,析督辽东军政之权,改蓟镇总督,管保定、蓟州、昌平三镇军事,并其下卫所、边关军务。”</p>
“让兵部左侍郎王在晋去。”</p>
说着,朱由校示意刘时敏记录。</p>
“武略院祭酒陈策,加蓟州总兵官。”</p>
“让他带着武略院的生员,整顿三地军务。”</p>
“臣代王在晋领旨谢恩。”</p>
听到皇帝的话,黄克瓒从位置上站出来,高声的道。</p>
这是从他们兵部往出来拉人,理应由他出声。</p>
“再设一个蓟镇转运使,负责京城到蓟镇的粮秣物资转运。”</p>
“人选六部九寺各推荐一个,写明推荐理由,上个条陈到吏部,吏部按照能力选人。”</p>
“陛下,不如用掣签法。”</p>
听到皇帝让吏部决定最终人选,礼部尚书孙如游挠了挠头,不由的道。</p>
“什么掣签法?”</p>
闻言,朱由校有些疑惑。</p>
选官就选官,掣签干嘛?</p>
算命?</p>
“陛下。”</p>
听到皇帝的话,孙如游开口解释到。</p>
“掣签法就是寻一金瓯,将各部所推官员名号书于竹签之上,抽签选任。”</p>
“此乃神宗之时,孙丕扬所创选官之法,很是公正。”</p>
“。。。”</p>
听到孙如游的话,周应秋用吃惊的眼神看向了孙如游,而后又抬头看了看皇帝。</p>
就看到朱由校正双眼瞪大,仿佛是打算吃了孙如游。</p>
你特么彪的慌么,皇帝讲究量才施用,你这时候提抽签?</p>
“叉出去,杖责二十。”</p>
手一挥,朱由校就打算让锦衣卫抽这厮一顿。</p>
大明因为党争闹腾出来的奇怪规定,抽签当官儿。</p>
万历二十三年,孙丕扬任吏部尚书,推行掣签法,抽签当官。</p>
当时朝中闹腾的是一片乌烟瘴气,孙丕扬这个吏部尚书就想出了这么个办法。</p>
吏部要如何提拔官吏,才能让皇帝、内阁、群臣都不反感,都不反对,还不会让人觉得结党营私,让大家觉得公开、公平、公正呢?</p>
于是,孙丕扬这个大聪明就相处了掣签法。</p>
遇事不决就抽签。</p>
这破办法一直用到崇祯年间。</p>
崇祯的第一届内阁辅臣就特么是这么抽出来的!</p>
天启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抽的。</p>
当时,魏忠贤已死,内阁清空,七卿(六部加左都御史)少了五个,崇祯下诏,让各部门推荐人选,他要挑人上任。</p>
然后,不知道哪个智障将掣签法告诉了人都不认识几个的崇祯。</p>
于是,崇祯集众大臣与科道言官在乾清宫,先拜天祈祷上苍默佑,再将各部推荐的阁臣姓名一一写出,装入金瓯之中,然后用箸挟出。</p>
第一轮夹出了钱龙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四人。</p>
第二轮又补上了周道登、刘鸿训二人,组成了六人内阁。</p>
嗯,事实证明,这办法的确不靠谱,第一届内阁没干了多久,就给人让了位置。</p>
被魏忠贤赶走的韩爌回来了!</p>
不过话说回来,用这办法选朝臣,国家他不乱可能么?</p>
“陛下息怒。”</p>
看到皇帝拿出了廷仗要打孙如游,毕自严连忙站出来劝说道。</p>
“孙尚书忝为礼部尚书,有为陛下进献历代先帝旧例之责,不当因此获刑。”</p>
“臣等请陛下息怒。”</p>
紧接着,其他的诸部主官也纷纷出来劝诫道。</p>
“看在毕师为你求情的份上,朕就饶了你这回!”</p>
伸手指了指已经被丁修带着锦衣卫架起来的孙如游,朱由校出声道。</p>
本来,他也不打算实打。</p>
七十一了,很容易让锦衣卫两棍子下去给抽死的!</p>
“掣签法,就离谱!”</p>
朱由校扫视的看了一眼在场松了一口气的众位主官。</p>
“朝廷选官任能,怎可如此轻佻。”</p>
“内阁拟诏书,废了掣签法。”</p>
“把朕的话给满朝文武带到,谁再敢提朝廷用人要掣签,就让他在他家先试试。”</p>
“让他家所有人,包括他的妻儿老母、庖厨车夫,都通过掣签法来决定一下谁去做什么。”</p>
“让庖厨去拉车,让他老娘喊他爹。”</p>
“就半年时间,谁家要是不乱,待朕亲自去看过了,再和朕说朝廷用人要掣签!”</p>
说着,朱由校一甩袖子就向后堂而去。</p>
“呼。”</p>
看到皇帝离去,吏部尚书周应秋算是松了一口气,然后就眼神不善的看了眼孙如游。</p>
“孙尚书啊,本官知道孙尚书是个博闻强记之人。”</p>
一起向殿外走的时候,周应秋忍不住对孙如游道。</p>
“但孙尚书为陛下言事之时,能不能分个时候呢?”</p>
“哎。”</p>
听到周应秋的话,孙如游伸手擦了下汗水,看了眼左右后方才对周应秋道。</p>
“近些日子,不是有很多人弹劾说你结党营私、僭越神器吗?”</p>
“我这不琢磨着帮帮你嘛。”</p>
“啧。”</p>
ps:二合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