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第201章 这银子花的值202
闻言,朱由校就是一惊,厉声问道。</p>
“难不成是辽沈丢了?”</p>
他活剐了两个御史给熊廷弼撑腰。</p>
这若是熊廷弼在正面击退奴儿哈赤的情况下,再把辽沈给丢了,那他这个皇帝在京城就会变的被动起来了。</p>
“回皇上,孙巡抚在辽东屯田,其回报如今辽沈民心暂定,尚无失土之险。”</p>
看到皇帝严肃的表情,黄克瓒连忙道。</p>
“是关于开原和铁岭。”</p>
“说来听听。”</p>
见状,朱由校示意太监去将奏本拿上来。</p>
“自二月熊经略歼灭建奴两白旗,逼退贼酋后,贼酋遂生退让之心,欲将开原、铁岭并北地诸城关送于蒙古内喀尔喀诸部。”</p>
“内喀尔喀?”</p>
闻言,朱由校连忙从抽屉中拿出舆图,在地图上看了起来。</p>
大明在辽东的地盘,是以辽沈为中心,然后往北有一个突出部——开原、铁岭。</p>
这个突出部北是科尔沁、东是叶赫女真,西是内喀尔喀诸部。</p>
开原是叶赫的互市地,铁岭是内喀尔喀的互市地。</p>
是的,没有科尔沁部的。</p>
大明对蒙古的政策是拉一派打一派,科尔沁就是挨打的那个。</p>
现在,建奴若是将开原、铁岭送给内喀尔喀,这对面要是接受了,那大明和蒙古铁定就是要打起来了。</p>
因为内喀尔喀背后就是蒙古的黄金家族的传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林丹汗。</p>
“陛下,据熊经略奏报,自从宰赛被放回,建奴传信欲将两地送给内喀尔喀诸部后,内喀尔喀五部至今还在争论。”</p>
见皇帝开始读奏本,黄克瓒适时的道。</p>
“熊经略担心引起内喀尔喀诸部忌惮,故此尚未出兵收复开原、铁岭。”</p>
“麻杆打狼,两头怕。”</p>
闻言,朱由校放下熊廷弼的奏本,摇了摇头道。</p>
“熊廷弼怕出兵引起内喀尔喀诸部忌惮,内喀尔喀也怕引起大明不满。”</p>
“昔年穆宗给他们内喀尔喀定下的互市地点在铁岭,这就是去岁宰赛出兵试图伏击建奴的原因,</p>
“让熊廷弼大胆的去做,他们不敢收这份礼的。”</p>
“可若是内喀尔喀诸部有人不满。”</p>
听到皇帝的话,黄克瓒略微有些不赞同。</p>
“就算是收复了开原铁岭,也是一个两面对敌的局面,一招不慎,满盘皆输。”</p>
“辽东之事,不能只看内喀尔喀诸部和建奴。”</p>
闻言,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黄克瓒上前到自己的桌前。</p>
“开原、铁岭两地,不是两面对敌,而是三面环敌。西为内喀尔喀诸部,北为科尔沁,东为叶赫。”</p>
“如今叶赫已被建奴所灭,而科尔沁与我大明关系历来关系极差,朕读锦衣卫密报,建奴诸首领中,有人娶了科尔沁女子。时间长了,朕担心科尔沁会投向建奴。”</p>
“陛下是想。。。”</p>
听到皇帝的话,黄克瓒抬起头,有些不可思议的道。</p>
“拉拢科尔沁?”</p>
“不错。”</p>
闻言,朱由校眯起了小眼睛。</p>
“你说,朕若是让科尔沁也在铁岭互市,他们会不会和内喀尔喀打起来?”</p>
“这。”</p>
闻言,黄克瓒摸着自己的长须,细细思索起了皇帝话语中的可能性。</p>
“不无可能。蒙古人关系杂乱,恐怕他们自己都分不清楚。内喀尔喀五部中,有科尔沁分出去的,但双方关系却不是很亲密。”</p>
“若是戚少保或李成梁在时,大明军力强盛,可做到镇压四夷,双方在铁岭若是因封贡互市起了矛盾,恐怕会打的血流成河。”</p>
说着,黄克瓒话锋一转。</p>
“但如今辽东事多,我方兵力薄弱,恐怕双方都会想着多占便宜,反而会相互联合。”</p>
听完黄克瓒的话,朱由校稍微思索一下后,摇了摇头道。</p>
“你我在这里说的再多,也是没用,让熊廷弼先将铁岭收回来,先看看内喀尔喀五部是个什么态度。”</p>
“若是收复铁岭顺利,就伺机收复开原。”</p>
“可是这样,会不会有些堕了我大明国威?”</p>
听到皇帝的策略,黄克瓒有些犹豫的问到。</p>
大明朝廷,是有着一股子骨气的。</p>
虽然出了个叫门天子。</p>
或者说正因为出了个叫门天子,大明对于与敌人媾和这件事儿,是颇为的反对的。</p>
当年的庚戌之变,蒙古围攻京城八天,导致大明和蒙古被迫互市。</p>
虽然丢人,但事后杀了兵部尚书丁汝夔祭天。</p>
当时的嘉靖忙着平沿海倭乱,手里腾不出兵马去收拾他们。</p>
等到十六年后,倭乱平的差不多了,嘉靖也双腿一蹬,见太祖了。</p>
然后,不到一年时间,戚继光就率军北上,开始了吊锤蒙古十六年的壮举。</p>
“饭,是要一口一口吃,如今朝廷的大敌是建奴,不能再和蒙古起龌龊了。”</p>
看出了黄克瓒眼神中的不理解,朱由校解释道。</p>
“前汉有白马之围,李唐有渭水之盟。”</p>
“待国势恢复之后,不依旧有汉武帝北攻大漠,唐太宗让突厥可汗起舞之事嘛。”</p>
“可是。”</p>
虽然皇帝说的暂时让步是为了将来锤他,但黄克瓒还是觉得有些憋屈。</p>
毕竟方才整建制的全歼了建奴的来两白旗,紧接着就采取保守策略。</p>
“五年,甚至用不了五年。”</p>
看出了黄克瓒的憋屈,朱由校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p>
“朕就会告诉蒙古人,大明还是那个他们惹不起的大明。”</p>
“曾经大明给他们的,朕将来会成倍的收回来。”</p>
“臣明白了。”</p>
看着皇帝在地图上点的那个地方,黄克瓒瞬间就知道了皇帝的志气,当即躬身道。</p>
皇帝指的那个地方,大明舆图上写的名字是——大宁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