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古代当军阀第2115章 升知州
这让梁瑞受宠若惊的同时,也心里暗存了许多的担忧。</p>
毕竟现在看起来风光,可许多问题不解决,很容易阴沟里翻船。</p>
“大帅!”</p>
“现在我们洋县各行各业都生机勃勃,很多地方缺人手,都跑到外县区招人去了。”</p>
“可我们还是有许多问题。”</p>
“这物价涨的太快了!”</p>
“百姓手里有了银子,买农具,置办家具,买衣裳等等,这导致许多货物都供不应求。”</p>
“特别是砖瓦、木料、布匹等价格涨的很快。”</p>
“这货物的价格不断上涨,已经让很多人抱怨。”</p>
“我准备下令,限制涨价”</p>
面对梁瑞的担忧,张云川笑着摆手。</p>
“你有这个担忧是正常的。”</p>
张云川道:“可我觉得,这货物涨价,衙门不能过多地干预。”</p>
“这价格涨了,别的地方的商贾那见有利可图,肯定会大量运货过来。”</p>
“这货多了,那价格自然也就下去了。”</p>
张云川笑着说:“当然,也并不是什么都不管。”</p>
</p>
“针对粮食等货物,不能让那些生意人肆意涨价!”</p>
“粮食的价格一定要压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p>
“一旦谁囤积居奇,恶意涨价,要狠狠地打击!”</p>
“毕竟粮食关乎百姓的生活,这涨的百姓都买不起,那就会出大乱子。”</p>
“至于别的货物,由他去。”</p>
张云川说到此处,对梁瑞又叮嘱了两句。</p>
“你们这些地方父母官,主要抓的事儿就两个方面。”</p>
“第一是维持地方稳定,凡是影响地方稳定的事儿,一定要重视。”</p>
“诸如粮价高涨,诸如冤假错案,诸如有山匪流寇作乱等等,你们都要第一时间处置。”</p>
“如若一个地方混乱不堪,民怨沸腾,那这个父母官就是不称职的。”</p>
张云川停顿了几秒,又继续说道:“这第二方面就是收税。”</p>
“我们大帅府要养军队,要养活这么多的官吏那需要大量的银子。”</p>
“银子从何处来呢?”</p>
“那就需要你们这些地方官员收取。”</p>
“谁上缴的税赋多,那说明能力强。”</p>
“可收税不是肆意盘剥百姓,而是要扩大税源”</p>
“你在洋县就搞得很好,这各行各业都生机勃勃,商贸也发展了起来。”</p>
“那商税马上就能收起来。”</p>
“在不增加田亩税的同时,每年上缴的银子增多,那就是大功一件。”</p>
大力地鼓励商贸,用商税逐步的取代田税为第一收入来源。</p>
这是张云川一直以来的梦想。</p>
可百业凋敝,商税收入太少。</p>
现在他们大多数收入还是靠田税,靠战争掠夺。</p>
但是在张云川的规划中,以后衙门的收入,一定要变成商税为主的。</p>
只有商业发展了,做生意赚钱更容易了。</p>
才能彻底的将那些豪族注意力拉到商业中去,彻底遏制土地兼并问题。</p>
“你们在洋县让寺庙出面借银子给百姓,这个想法很好。”</p>
“可这无形中也会提高寺庙的影响力。”</p>
梁瑞他们让寺庙出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百姓对寺庙的信任。</p>
可张云川也看到了一些隐患,所以不能放任不管。</p>
张云川强调说:“以后衙门要加强对各个寺庙的监管。”</p>
“这寺庙主持的更换,要得到州府以上衙门的确认。”</p>
“这么多银子经寺庙的手,如若不换信得过的人,很容易让他们养肥自重”</p>
“以后寺庙算是我们另一个富贵钱庄,只是更接地气,更容易得到百姓的认可。”</p>
“这放印子钱的收入,衙门要拿大头,如若寺庙不愿意,那就换主持”</p>
“是!”</p>
张云川他们这一顿饭吃了足足的一个多时辰。</p>
张云川和梁瑞谈了许多现实问题。</p>
张云川一针见血的指出许多问题,提出的许多建议都让梁瑞受益匪浅。</p>
最后,张云川转头问了秘书令梅永真。</p>
“现在寿州知州是谁?”</p>
梅永真忙回答:“邓琪,光州出身。”</p>
张云川想了半天,也没这个人的印象。</p>
现在地盘大了,诸如知府知州一级的高级官吏,想见到张云川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p>
张云川沉吟后道:“将邓琪调往他处,即日起由梁瑞接任寿州知州一职。”</p>
喜欢混在古代当军阀请大家收藏:()混在古代当军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