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截杀信使205(1/2)

作者:玉剑仙泰隆

抡语新说第204章 截杀信使205

对于这种情况,这些官员还是第一次遇见,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p>

尽管如此,这些才子毕竟都是士族尽心培养出来,倒不至于惊慌失措,个个都提出自己的建议。</p>

“高侍郎,如今这种情况,下官提议用邸报控制流言。”</p>

“不仅邸报,如今建房、修路都是士族和地主的人在监工,我们也可以利用监工防止流言扩散。”</p>

“及时查到流言源头,而后用唐律进行处罚。”</p>

“……”</p>

听着这些人提出的方案,一旁的白承庆大为吃惊,真不愧是文学馆出来的,一下子就想到这么多法子。</p>

高季辅也是暗暗点头,这些人不仅忠心,能力也不错。</p>

“白刺史,你在荆州任刺史将近十年,你觉得该如何做?”</p>

“下官觉得只要不影响到分田,用邸报控制住流言即可,没必要在这时候再对诸佛寺下手。</p>

百姓在乎的是土地,不是孩童为什么会夭折。</p>

流言虽凶,却不持久,等分田之事完毕后,吾等再追究来源也来得及。”</p>

“中肯之言!”</p>

高季辅微微点头:“一切以陛下之命为主,山南道一地还影响不到整个大唐的三教之争。</p>

就如白刺史所言,用邸报控制住即可,诸位觉得我们是承认僧人之言防止流言扩散还是否定?</p>

若否定该用什么理由?”</p>

“为公为私都不能承认,长乐公主与长孙冲的婚事是陛下亲指,若是承认吾等该如何自处,陛下又有何脸面。</p>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佛门无君无父,不可让其继续蛊惑百姓。</p>

古语有言: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p>

子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p>

由此可见,残疾、痴傻、聋哑、体弱、都是命中注定,与其父母是谁毫无干系。”</p>

“不可用天命,如此又陷入汉时天人感应论,天灾人祸还真变成君王之过不成?</p>

大唐能够在年年天灾中还能够灭突厥、败高句丽,那是因为陛下和众将士齐心协力,与天命何干?”</p>

“君可还记得苏侍郎所说的气本论?</p>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p>

五行之生、各一其性,人有阴阳五行,其生于子时阴气重、生于午时阳气重,这便是命。”</p>

高季辅眼神一亮:“顾刺史,你的意思是说此命乃天命之谓性之命?乃赋予之意,并不是命运之意?”</p>

“自然不是!”</p>

“甚好!就用天命控制流言,诸位回去后便用邸报宣扬。”</p>

“是!”</p>

一旁的白承庆心里暗暗摇头,最后一次机会你们就这么放弃了,要是直接派兵追查源头,肯定没有接下来的事。</p>

‘唉!过段时间又得过来一趟,我这把老骨头真经不起这么赶路。’</p>

高季辅等人想要用邸报控制流言,不仅没能控制好流言,还让邸报失去信用。</p>

他们都忘了一件事,也没有去想为何会有那么多百姓相信流言。</p>

比起邸报,他们更相信太子妃苏希的话,既然道士和僧人都说是苏希调查出的结果,那就是事实。</p>

邸报违反事实,加上佛道两教特意引导,这才使山南道百姓越来越不信任邸报。</p>

而在此情形下,一则消息突兀传遍山南道各州。</p>

“听说新分的土地要使用两税制,也就是以后只要交秋夏两税,不用服兵役和徭役。”</p>

“孤陋寡闻,我早问过了,官府也承认,不用服徭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