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把论语改成抡语118(2/2)

作者:玉剑仙泰隆

抡语新说第117章 把论语改成抡语118

孔颖达满脑子问号:“什么叫抡语!”</p>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父母在我手上,你跑的再远,我也有办法抓住你。”</p>

“嘶……”</p>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不愧是抡语,不愧是太子,总能让人措手不及。</p>

孔颖达面色涨红,张了张嘴想要骂出声,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p>

见状,李承乾摆了摆手:“玩笑之语,孔祭酒,听我一句劝,回去吧!</p>

你也教过我一段时间,也该了解我是什么人!</p>

抡语只是我用来教训齐王的,不会传扬出去,你放心。”</p>

听到这话,孔颖达脸色缓了下来,再联想到这些日子的无遮大会,不由得躬身一拜:</p>

“臣明白了!”</p>

与此同时,魏州(河北邯郸大名县)境内,郇国公李孝协照例前往城墙查看。</p>

身为李渊的堂侄,自从其父因为抵御突厥而死,他便一直关注军事。</p>

作为魏州刺史他没有治民之才,只能用自己军事才能,来帮助李世民稳固大唐江山。</p>

“砰……”</p>

突然,一道闷声在街道上响起,紧接着便是咒骂声:</p>

“臭乞丐,叫你滚出魏州,你还敢待在这里,找死。</p>

给我打死扔出去喂狗!”</p>

“饶命啊!小人不敢了!”</p>

“啊啊……”</p>

李孝协眉头微微一皱:“去看看怎么回事,别真出人命!”</p>

“是!”</p>

不一会儿,李孝协身旁的侍卫带着六个人过来,其中五个都是仆从打扮,身下一人鼻青脸肿,大腿处还有血液流淌。</p>

仆从看到李孝协直接跪倒在地:</p>

“郇国……”</p>

“啪!”</p>

话未说完,侍卫上前用刀把拍在他嘴上:</p>

“没让你说话就闭紧嘴!”</p>

仆从捂着嘴巴满眼写着恐惧,身体忍不住的发抖。</p>

李孝协根本没看他们,而是对着侍卫询问:</p>

“怎么回事?”</p>

侍卫躬身一拜:“这些都是城东王家的仆从,王家是商户。</p>

这乞丐曾经在王家围墙边乞讨,不小心碰到王家郎君,因此把乞丐驱逐出城。</p>

这次不小心又碰见,就想给乞丐一个教训。”</p>

李孝协挥了挥手:“看看乞丐是不是突厥人,若不是就记录在册,安排他去开垦荒地,剩下的按照律法执行。”</p>

侍卫点头应下随后看向乞丐:“听到了,叫什么名字、哪里人、祖上做什么的说清楚。”</p>

乞丐捂着胸口艰难开口:“陈昭,吴兴人,家中耕田为生。”</p>

“父祖叫什么?可曾去过突厥?”</p>

陈昭沉默了,垂着头久久不语。</p>

见此场景,侍卫眼中露出狐疑之色,随即厉声呵斥:</p>

“说!父祖何名?是不是突厥过来的?”</p>

陈昭自嘲一笑:“不孝子孙不配提父祖名号,君且杀吾已解后患。”</p>

“本公倒是好奇你什么人了。”</p>

李孝协好整以暇看着陈昭:“听你说话也像是读书人,何以沦落到如此境地。</p>

说说看你父祖是何人,若我认识,也不是不可以给你个科举机会。”</p>

“此言当真?”</p>

“自然!”</p>

陈昭强撑着身体,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就是这一礼让李孝协确定自己的想法,这小子是家道中落,不是庶民出身。</p>

“吾祖父乃陈朝临贺王。”</p>

“陈叔敖?”</p>

李孝协满脸不可置信:“当初隋文帝对陈朝宗室并无薄待,你们陈氏怎么会变成这样?</p>

纵然隋末战乱,可大唐建立后,高祖皇帝也通过均田制安排好吴兴陈氏。”</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