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教宗第205章 基督伦理与禁欲主义
大学,universit?t。 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学,肩负着培养和塑造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责任。 1365年,奥地利公爵“启业者”鲁道夫四世(rudolf iv)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建立了奥地利的摘句,执拗地扣字眼,试图用神的话语掩盖人的迷茫。可基督所追寻的正义,我是说,单凭一次次辩论和搅混水似的中庸之途,真的能寻找到圣彼得的本心吗?” “禁欲主义是基督伦理的正义,节制,慈爱,是神所提倡的美德。”罗贝尔看看自己的大纲草稿,“对了,忘记自我介绍了,我的名字是罗贝尔·诺贝尔,一名来自意大利的修道士。” “多年来,我一直是坚定的禁欲主义者,耶稣基督说,人生而有罪,生命是一场漫长的赎罪之旅,孤独、贫穷、困惑……一切都可以成为赎罪的养料,于大洪水降临之日给予凡人升天的至福。” 罗贝尔突然停下炭笔,用轻松的语气调侃道:“同学们有人试过一直不洗澡吗?” 寂静的教室陡然哄堂大笑。 学生们纷纷把目光投向那些脏兮兮臭烘烘的少数分子,而后者全无羞愧之色,反而骄傲地站了起来。 “很厉害,至少我做不到。”罗贝尔耸耸肩膀,“某种意义上来说,拒绝洗涤也是一种受苦,恭喜你们,不过有条件的话还请用香薰遮掩一下味道,真的很重。” 骄傲站起的学生面色一红,在其他人调笑的注视下坐回座位。 大学生们原以为来演讲的人会是位张口礼义廉耻,闭口经文正义的学究,没想到罗贝尔竟然一开始就抛出这么离经叛道的问题。 一个诙谐幽默的上位者更容易获取他人的好感,罗贝尔很快感觉课堂气氛有所改善,逐渐开始步入正题。 “同学们,今日的话除了你、我和神明,再也不会有第三个人知晓。我真心实意地询问大家……” “……人真的该受苦吗?” 尼古拉五世向博尔哈主教问出那个自大学时代便困扰他多年的问题。 “我在波伦亚大学深造时,曾和我的神学课老师有过一场争辩。”尼古拉喃喃自语,“圣经说,人的罪孽起源于亚当夏娃,苹果玷污了纯洁的人性,人类从此有了罪恶的天赋。” “神说过,祂所创造的人类是不完美的。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思考:如果人类不完美,那人类为什么要为自身的不完美而肩负罪孽?世俗领主惩治罪犯是因为犯人触发了法律,触及了他人的利益——那一个生来懵懂的孩子又伤害了谁呢?” 博尔哈主教沉默不语。 他当然可以用经典的话术回应尼古拉的迷惘,例如类似的话题早已在过去某场辩经论战中得到了结论,或者当头一棒制止他亵渎的思考。 但博尔哈明白,教皇冕下所指的并非简单的几句话,他所质疑的是更高层次的存在,他不敢妄加评论。 罗贝尔指着圣经中的一小段批注:“信仰和纯洁的生活可以涤净人类自身的罪孽。神将他的儿子耶稣献出,赦免凡信他的人。” “这里我来和大家玩一个无聊的文字游戏。”他微笑着把手指比在一起,“人生而有罪,待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受到神的亲自审判,有罪者打入地狱,无罪者升入天国,同学们有人想下地狱吗?” 教室内所有人齐齐摇头。 “那我可以理解为,‘升天’这件事本身就是大家欲望的具现吗?” 这一次学生们明显出现了动摇。 欲望一词长期受到教会有意的污名化,将神圣的天国与人类罪恶的欲望相关联,实在是一种亵渎的说法。 但,叛逆素来是大学生的标签,大学生主打的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哪怕对手是神也要掰掰腕子”,这才有资格叫狂妄的大学生。 响应他点头的人数很快成了大头,这让罗贝尔实打实的松了口气。 太好了,艾伊尼阿斯没骗他。假如把谈话对象换成安科纳的农村,他敢这么亵渎天国,估计早被愤怒的农民伯伯拿草叉串串香了。 “综合以上所述,我是否可以认为:越虔诚,越禁欲。越禁欲,越求欲。越求欲,越破戒。越破戒,越不诚。所以越虔诚,越不诚。越不诚,越虔诚。” 他的话音落下后,人群里突然有人喊了句“出院”,逗得他拍案大笑。 他的笑声似乎给了学生勇气,立即有一名光鲜亮丽的女学生站来起来:“您的话在逻辑上不通,过分拉近了事件间的联系,这是诡辩,大人!” “当然,这是诡辩,八岁小孩子都能听得出来。”罗贝尔摊手,“那么你们是愿意相信教皇的规矩,死守清规,还是相信我的诡辩,灵活守戒呢?” “这还用问么?”那名回答的女学生笑靥如花,“当然是相信您了,主教大人。” 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罗贝尔向台下微微躬身,夹着圣经和备课单走出了教室。 在门外,一名有着棕黄长发的神秘少女与加布里埃拉大眼瞪小眼,彼此的手指一直在底下打着转转。 出于单纯的好奇,罗贝尔第一时间凑了过去。棕发少女的目光如他所料地转向他,嘴里下意识问了一句: “为什么要演奏春日影?”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