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战119(1/2)

作者:牛角的二师兄

开局救皇帝第118章 大战119

在内阁的密谈中,大学士张瑞图摇头轻叹,语带忧虑:“此事非同小可,我们所能想到的计策,难道林丹汗会一无所觉?”</p>

“若赵鹤天企图进占邻近县城,林丹汗必会果断撤退。”</p>

“当前局势下,赵鹤天并未占据先机,唯有林丹汗暂时握有主动权。”</p>

“如果赵鹤天选择与林丹汗正面交锋,或许能激起他的兴趣。但赵鹤天若是沉默不语,林丹汗又怎会自找麻烦。”</p>

“他们连基本的攻城器械都未携带,显然赵鹤天也考虑到了这一点。”</p>

听闻此言,众人皆显得忧心忡忡。</p>

突然,施凤来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赵鹤天会不会派遣一支军队,先行夺回喜峰口?”</p>

此话一出,四周响起了几声冷笑。</p>

即便是黄立极也不禁感到苦恼:“林丹汗非泛泛之辈。”</p>

“他清楚喜峰口是他的退路,一旦失守,想要返回草原将变得不可能。困兽之斗,也能将他逼入绝境。”</p>

“因此,喜峰口必然是林丹汗重点防守之地。我料想,赵鹤天派军夺回喜峰口的可能性不大。”</p>

这番话让在场的人深思,纷纷露出遗憾之色。</p>

这场战争的胜利似乎并不容易到手。</p>

尽管赵鹤天麾下的军队多达四万人,看似比林丹汗的兵力更为雄厚。</p>

但在他们看来,赵鹤天的部队多有不足之处。在海上作战或许还有几分胜算,然而一旦登陆,情况便大不相同。</p>

陆上战斗与海战迥异,单靠勇猛并不能确保胜利。</p>

黄立极听后,内心五味杂陈,头脑昏沉,愈发感到不适。</p>

原本希望集思广益,为赵鹤天出谋划策。</p>

可经过一番讨论,却未获得任何建设性的意见,只能寄望于赵鹤天能够自行作出明智的决策。</p>

就在众人焦虑之际,赵鹤天的军队已与林丹汗的军队交战。</p>

林丹汗目睹自己的士兵,手持刀剑,骑于马上,痛苦得紧咬牙关。</p>

他终于领悟到明朝人之所以敢与之对抗的缘由——原来他们使用了新式火枪。</p>

这种新火枪的威力确实惊人,射程远超他们的弓箭,且射击速度快,给他的手下部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p>

一名部下匆匆来报:“首领,形势似乎对我们不利,不如暂且撤退。”</p>

“我们已经损失了超过三千人,继续下去损失会更加惨重。”</p>

林丹汗在听闻战报后,内心虽然痛如刀绞,却毅然决然地挥手拒绝撤退的提议。他登上一处高地,目光坚毅地宣布:“不,此刻我们绝不能撤退。”</p>

“一旦撤退,我们将遭受敌军的追击。”</p>

“尽管我们派出的骑兵损失惨重,数千勇士壮烈牺牲,但我们与赵鹤天的中军距离已越来越近。”</p>

“在最近的一次冲锋中,我们距离他们的中军已不足百步之遥。我估计只需再发起一次猛烈的冲击,便能冲破他们的防线,届时他们必将溃不成军。”</p>

“命令兄弟们全力冲锋!”</p>

他转向身边的大将乌珠穆沁,命令道:“乌珠穆沁,你亲自带队冲锋。”</p>

乌珠穆沁听后,向林丹汗一拱手,信心满满地回应:“大汗,请放心,我定将赵鹤天的人头带回。”</p>

随即,他直接率领部队出发。</p>

尽管前线抵抗激烈,但赵鹤天的神情却异常镇定。</p>

即便敌军的骑兵一度冲至他百步之内,他也未表现出任何紧张。</p>

此时,许显纯走上前来,低声道:“大帅,炮兵阵地已准备就绪。”</p>

赵鹤天转头看向许显纯,冷静指示:“按计划行动,交替撤退,务必保持队形,避免被敌军击溃。”</p>

许显纯立即领命,赵鹤天则率部有序后撤。</p>

乌珠穆沁原本打算一举击溃赵鹤天的军队,却惊讶地发现明军开始交替撤退。</p>

他见状无比兴奋,带领手下军队猛冲上去。</p>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这次的明朝军队与以往不同。</p>

过去的明朝军队一旦撤退,便会在冲击下溃败,但这些军队却坚韧不拔地维持着阵型。</p>

乌珠穆沁也察觉到自己手下的士兵与过去遭遇的明军有着显著的差异,他们眼中透露出的凶狠之气,连乌珠穆沁都感到一丝畏惧。</p>

原来,这些士兵曾是东南沿海的海盗,历经海上生死搏斗,唯有最狠辣、射术最精者方能存活下来。</p>

那边的林丹汗看到明朝军队开始撤退,也感到无比振奋。</p>

尽管他手下的士兵损失已超过5000人,几乎占此次出征军队的六分之一,但他依然充满斗志。</p>

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艰苦斗争得来的胜利才最为珍贵,如甘甜的美酒般令人陶醉。</p>

林丹汗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胜利的曙光,沉声向身旁的将领下达命令:“迅速传达我的命令,让乌珠穆沁尽快打乱敌军阵型。”</p>

“我们必须将敌军彻底击溃。”他的声音充满了决绝和力量。</p>

“看他们的铠甲与新式火枪都相当不错,这些精良的装备若留给明军实在是浪费,只有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明年我们就能够利用这些铠甲和兵器去对抗女真人了。”</p>

“我必将统一蒙古各部。”他的信念坚定不移。</p>

紧接着,催促的命令如同潮水般涌向乌珠穆沁。</p>

然而,谁也不知道乌珠穆沁此刻的内心是多么的煎熬。看似简单的任务,仿佛马上就能够将明朝的阵营摧毁。</p>

但事实却远非如此简单。</p>

每当他们发起冲锋,与敌人厮杀时,明军的阵地总能扔出一些黑色的炸弹,将他的士兵炸得人仰马翻。</p>

然后明军又是一阵火枪的齐射,直接将他们的士兵打了回去。</p>

他手中原本有5000人,如今损失已经过半,士兵们的步伐已经变得越来越沉重,似乎随时都可能崩溃。</p>

幸运的是,林丹汗又给他送来了3000援兵,否则他现在恐怕已经陷入了绝境。</p>

与此同时,赵鹤天在一旁默默观察着战场的变化,眼神冰冷而残忍。 俞咨皋带着手下的军队,大摇大摆地来到了喜峰口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