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刘大海的制币思路(1/1)

作者:爱因斯强

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第156章 刘大海的制币思路

在刘彻的要求下,曹襄每日里发疯一般学习数学。 曹襄突然的发奋图强,让刘大海很是诧异。 “我不是都和你说了吗,你学这数学屁用没有,而且这数学之道,不是你能把握的了的。” 听见大海发自肺腑的言论,曹襄无奈叹息一声。 你们爷俩一个非让我学,然后教他,一个说学了没用,不让我学。 你们爷俩就不能面对面交流交流吗? 非得让我这个受害人当中间人。 见曹襄似乎并不打算放弃,刘大海就猜到原因:“又是你舅舅让你学的?” 曹襄疯狂点头,可不是吗。 他舅舅放不下面子让他儿子教他,这不是来折磨他曹襄了。 刘大海闻言十分无奈,既然是陛下的要求那就没办法了。 他曹襄想学就给他学呗。 “阿锦啊,师傅又给你招了个人,你教居弟识数的时候带上他呗。” 张锦闻言跑了出来四处看了看,然后问道:“师傅您说的是?” 曹襄十分恼怒:“大海,你这么做合适吗?你让一个毛头小子教我?不行,我要你亲自教。” 刘大海白了曹襄一眼:“你爱学不学,反正到时候你舅舅怪罪下来,可不干我的事情。” 刘大海刚说完,一道雄伟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曹襄的视野里。 曹襄二话不说,亲切的拉着张锦的手道:“阿锦啊,走咱俩去学习那初等数学吧。” 而刘大海则热情地道:“哟老爹,您这几天忙什么去了呢?把你儿子小妾丢我这就不管了?” 曹襄闻言走的更快了。 相比于和他们父子同时待在一起,曹襄宁愿去学习初等数学。 其实他也不能算是对初等数学一窍不通,比如那十个数字符号他还是能认全的。 刘彻无视了刘大海的嘲讽,而是淡淡地道:“怎么,爹好心抽时间回来看你,你倒还不满意了?” 刘大海呵呵一笑:“老爹啊,你好意思把这话说出口吗?你不就是想居弟他母亲了吗?” 刘彻老脸一红:“混账,怎么和你爹说话的?爹这几天劳累过度,快去给老爹准备些美食。” 如果说现在建章宫是刘彻的工作之地,那这刘氏庄园就是刘彻的享受之地。 他现在觉得大海说的也有道理了,没必要一直过度劳累,劳累几天休息一天也没什么问题。 而且这样下来刘彻还感觉自己似乎更有精力些了。 今天就是他刘彻给自己日常放的假。 毕竟现在自己一家小都在这里,也得经常抽个时间回来看看。 随即刘彻又随口问道:“大海啊,我刚才看那平阳侯好像也是在跟你学初等数学啊,他学的行不行啊?” 刘大海闻言嗤笑道:“老爹,平阳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你觉得他能静的下心来去研究数学?” 刘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很快,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了。 由于曹襄现在也算是他们刘家的半个人,所以只要曹襄在就会叫上他。 除此之外,饭桌上还多了一个张锦。 只是张锦看起来很是拘谨,视线不敢乱看。 来到这里之后,他父亲就叮嘱过他,即使见到什么熟悉的人,也要装作不认识,等着他师傅给他介绍。 张锦自然随他父亲见过刘彻。 当发现自己师傅的老爹就是陛下时,张锦十分的激动。 但又十分的紧张。 这算是他张锦 刘彻改币以及降税赋 刘大海的对统一货币的看法,刘彻十分地认同。 他很早之前就有着统一货币的想法。 只是那时候阻碍太多,作为铸币的受益者,各大诸侯国肯定不会心甘情愿被自己回收铸币权。 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推恩的强制执行,以及燕国和齐国变为郡县。 其余诸侯国这个时候已经老实的多了。 况且他刘彻的大军,武器装备已经基本上全部替换为精钢制造。 他有信心面对任何诸侯国。 刘彻每日查阅案宗之时,也经常遇到多种货币横行导致的盈亏之事。 现在,已经是时候把铸币权收归少府了。 这样一来,中央的财富将会源源不断,他再也不用为缺钱而感觉到烦恼了。 在铜币上印上自己的头像,不但能让天下万民时刻想起他这位帝王。 还能够起到一种防止伪造货币的作用。 为了防止依然有人为了揽财而去伪造货币,刘彻觉得他还应该订下严格的律法。 凡是再敢私自铸币者,一经发现,满门抄斩,涉案较大者,刘彻觉得诛九族也不为过。 在刘氏庄园休息了一天之后,刘彻对铸币之事已经了如指掌了。 原本就对此事研究过不少时日的刘彻,认为已经是时候把天下货币统一了。 以后的货币只能由少府铸造。 至于以前使用过的各种铜钱,刘彻决定尽可能等价回收重铸。 当新的货币出现后,刘彻觉得还需要重新指定其购买力。 次日,刘彻就回到了建章宫。 这次的早朝来了许多大臣,因为刘彻有许多重大决定需要昭告天下。 在君臣之间见礼之后。 刘彻就坐在高位朗声道:“今日早朝,朕有几个已经思考良久的政令要施行,你们可以尽管提出你们对此的意见。” 随即刘彻就拿起身旁的一张纸张,然后道:“朕要新施行的第一条政令, 就是要收回铸币权为少府所有,让我大汉朝的货币统一,诸位爱卿对此可有何看法?” 丞相薛泽见刘彻看向他,忙从官员队列中站出,率先发表意见道: “老臣认为,货币统一乃是我大汉朝迫在眉睫之事,只有如此我大汉国经济才能蒸蒸日上,社会才会更加稳定。” 汉武帝很是欣赏自己的这个丞相。 知道在正确的时间发表正确的言论。 随即刘彻就看向了身为御史大夫的公孙弘。 公孙弘也急忙迈出一步道:“陛下,臣也以为应当收回铸币权为少府私有, 如今大汉国流行着多种不同钱币,其中有些甚至比我大汉国官方货币还要贵重,简直是不把官府放在眼里。” “而且,许多诸侯国和世家都以铸造私币来谋巨利,这对国朝不利,更是对天下百姓的不公。” “所以微臣觉得,陛下不仅要收回铸币权,还要定下严格的律法,让那些胆敢私自铸币者,被律法严惩。” 刘彻听见公孙弘的提议,眼前一亮。 看来自己给他这个御史大夫之位没错啊。 同时刘彻觉得,公孙弘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到时候继承薛泽的相位也不是不可的。 他刘彻,需要的就是这种站在自己一方的丞相。 而不是和他对着干的丞相。 见对此事最有发表权的两位大人都已经表示无异议了,其他大臣自然而然也是赞同了。 其实最大原因是,私自铸币和他们关系并不大。 如今大汉国胆敢私自铸币的,大部分都是诸侯王。 而刘彻想要进一步消弱诸侯国的权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反对这事就和反对刘彻出兵匈奴一样,根本不可能。 而且,刘彻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你和他对着来,他有的是办法冷落你处罚你。 没人会怀疑刘彻是否是一个明君,但也没人喜欢刘彻这样的明君。 见没有人有异议,刘彻这才满意一笑。 随即刘彻吩咐道:“那廷尉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的律法吧,在朕的诏令下达之后, 再有胆敢私自铸币者,重罚之。” “同时,朕也会令少府铸造一种新的铜币,用以取代我大汉原本的货币流通。” “至于旧币如何兑换新币,到时候统一交由少府制定相关规则。” 已经晋升为廷尉的张汤上前道:“臣遵旨,臣会尽快责令我廷尉人员为铸币一事制定相关律法。” 对张汤的能力刘彻还是很信任的。 相信他们廷尉会帮朕制定出几条合适的针对私自铸币的律法。 随即刘彻就又道:“今日朕所要宣布的第二件诏令,和天下百姓息息相关, 在宣布这第二件诏令之前,还请大司农和少府卿分别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今我大汉国国库的富裕程度,以及我少府财富情况。” 时任大司农的郑当时闻言站了出来,向大家介绍着如今国库的盈余状况。 当群臣听到如今国库已经扩建三次,比景帝时期富裕三倍有余之时,一个个目瞪口呆。 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为何陛下这两年又是扩军,又是为全军将士更换装备。 国库之中还会存有如此多的钱财。 难道之前陛下并没有动用国库中的钱财? 当少府卿开始公示现在少府拥有的财富时。 群臣彻底坐不住了。 陛下哪来的这么多钱财? 当今大汉国最耗费钱财的地方,均在军队之中,扩建军队要钱,装备钢制武器要钱,将士们打了胜仗归来赏赐也要钱。 如果这些钱由少府供应,那国库中的钱财基本就五损耗了。 所以国库自然而然地就满了。 所以刘彻才决定动用国库中的部分钱财,在全大汉范围内修建水泥路。 见群臣都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刘彻很是满意。 随即刘彻趁热打铁道:“所以朕决定,废除对百姓征收的算税和口税,同时,把百姓原来税收的三十税一,改为五十税一。” 刘彻此言一处,群臣先是楞了片刻,而后纷纷道:“陛下圣明!” 即使很多人对刘彻心怀不满。 但对方有如此气魄为天下百姓大幅度减轻税赋,谁又能不为其歌颂? 刘彻做这么多事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差钱。 让这些大臣们以后少议论他大军出征以及建筑新城耗费奢巨之事。 随即刘彻又道:“这第三条诏令,就是朕决定,苍海郡、西夷、南夷、朔方郡均要置,一个都不能少,你们可有异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