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儒道浩然
“你办事,本侯放心。” “尽可施为,但有所缺,咸阳这里不为拦阻,这一次坐镇南楚、江南之地,可能时间会很久。” 自云舒手中接过一盏茶水,轻呷一口。 身处郡侯这个位置,有些时候还是相当方便的,起码……在一些人力、物力、财力的调遣上。 “今日……,本侯在东君处,见到了一个孩子,一个数月大的稚女,本侯很是喜欢。” “本侯决意在江南留下子嗣。” 并未着急前往浴房,坐于旁边的一张软榻上,说道另外一件事。 “东君生的?” 焰灵姬表示好奇,手中拿着一块龟甲,左右打量着,看懂的地方不多,公子在东君那里见到一个女孩? 不由……律例,实则内蕴百家之学。” “儒家之道也在其中。” “伏念师兄内圣外王,威德仁礼,亦是如此,虽为儒道真意,也是内涵百家精要。” “秦国立下郡县,儒家当有可为,却……不知晓具体如何!” 谈直却一口气说了很多。 郡县一体,也是儒家的机会。 根据秦国选拔才学之士的标准,接下来的儒家弟子又很大机会进入中央学宫,甚至于护国学宫。 就是不知道秦国给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伏念师兄数日前有语,以儒家微末之力,助力秦国稳定齐鲁。” “还有便是准备待咸阳那里崭新的文字下来,直接颁布小圣贤庄,令诸弟子日常习练皆使用。” “师兄,当早有谋划……,嗯,紫语,你怎么来了?” 邵广晴叹道。 他们是儒家的人,身上有着儒家清晰的烙印。 面对诸夏变局,不得不细细思量任何一件从咸阳那里传来的讯息,墨家……已经彻底见恶秦国。 农家……不知抉择。 儒家在齐鲁待了很长的时间,他们有理由相信,秦国会将目标放在他们身上的。 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 一个是臣服。 另一个是反抗。 很明显,现在反抗就是如墨家那样的道路。 臣服? 并不耻辱。 传承不存才是真正的耻辱。 伏念师兄早已经看到那一步了,以不变应万变,存留儒家核心纲要,容纳秦国变局,拓展儒家将来。 不愧是一位位儒家前辈选定的掌门人,邵广晴正要继续言语,忽而,浩然有感,看向厅侧入口。 那里飘然走进一位身着浅紫色裙衫的娇娆明媚女子,手捧着茶托,款款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