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成娇后裔(1/1)

作者:偶米粉

秦时小说家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成娇后裔

“不错!” “秦灭六国,平定诸夏,天下将有大不同。” “秦王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君主,他和三代天子不一样,诸夏现在统御于秦,依从他的性情,定有大事落下。” “前几日,秦王在咸阳宫章台宫开启大朝会。” 伏念在前缓缓而行,观身侧天明,将咸阳那里的消息徐徐说着,儒家在咸阳有消息点。 但凡大小之事,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跨越数千里,奔向桑海,是以……对于咸阳那里情况的了解,伏念并不陌生。 也因为此,今日前来相见荀师叔。 商讨些许要事。 “大朝会?” “……可有定下诸夏崭新方略?” 天明神色一滞,脚步未有停下。 伏念先生的话语自己明白,秦国一统天下,接下来的一场场大朝会,实则都影响整个诸夏。 作为台宫为一人恢复赢秦宗族的身份? 秦国之内,能够有这个资格的貌似不多啊。 继续行进数步,想了想,看向伏念先生,给出自己的答案,却又突然觉得不对,因为长安君成娇的后代貌似还没有那个资格。 长安君成娇的事情,的确闹的很大,整个府邸的人都不存了,那个孩子……年岁应该比自己还要大。 近年来一直没有消息,一直都是传闻。 以那个孩子的身份,勉勉强强有这个资格,却还差点什么。 “长安君成娇!” “天明你知道的事情还真不少,据传……他的确还有一子留存,可是当年成娇的事情闹的很大。” “他的子嗣也很难起身。” “哈哈哈,想来那个人你还真猜不到。” “连我都猜不到。” “诸夏间,估计都没人可以猜到。” 伏念诧异的看了天明一眼,想不到天明连这等秘密之事都了解,就算是自己,也只是了解一丝丝。 咸阳宫丽夫人,不愧是位尊的那位。 长安君成娇虽不简单,他的子嗣还不行,除非出现大功劳,否则,他那一脉绝难翻身。 “伏念先生快快说来。” 天明无奈一笑,拱手一礼。 “是武真郡侯!” “数年来,因功再次擢升,由彻侯之身,擢升为郡侯,武真郡侯,食邑巴郡之地,自卫鞅变法以来,堪为台宫内,被秦王嬴政亲自恢复赢秦宗族的尊贵身份,他是当年秦国庄襄王留下的子嗣。” “名为公子清!” “不过,以武真郡侯现在的位分,一位公子的荣耀并不算什么了。” 伏念亦是清朗一笑,自己也只是想要看看天明是否可以猜到。 没有继续卖关子,将那个人的身份道出。 秦国武真郡侯玄清子! 亦是秦国公子赢清! “是武真侯!” “武真郡侯!” “他是……他是秦国庄襄先王的子嗣,这……,实在是难以相信。” “武真侯竟有那般身份。” “怪不得武真侯最得他的信任,除却显耀的功勋意外,爵位的提升也是极快,原来是这般。” “不过,武真侯功劳的确极大!” 武真侯! 天明如何会陌生,他是秦国先王子嗣。 他在章台宫恢复了身份。 公子清! 天明只觉得世事当真是难料。 他是赢秦王族的身份,自己如何可以猜到,诸夏间想来猜到的也没有,根本就没有任何先兆。 但……如今细细想来,一切倒也有那么一点点迹象。 他对于武真侯的盛宠。 武真侯在咸阳宫的特殊之处。 都表明武真侯非普通人。 因为武真侯的荣耀连相邦他们都远远比不上。 如今擢升为武真郡侯,固然有秦国公子的身份,武真侯自身的功劳也是极大,这一点想来秦国庙堂上下没有一点点意见。 就是天明自己都觉得,武真侯配得上武真郡侯的爵位。 “秦王嬴政堪为数百年来难得一见的雄主!” “武真郡侯也是千年以来难得一见的天骄!” “眼下,武真郡侯在咸阳负责编定诸夏制式文字的事情,秦王准备将通行秦国的太史籀文和山东诸国的文字一一变换。” “便定出一种崭新的制式文字!” “这或许就是秦王即将施行的大政之一,书同文,令诸夏间只存在一种文字,只存在秦国颁行的文字。” 伏念亦是感叹。 秦王嬴政登位之初,那是何等的局势? 外有强敌环绕,尤其是信陵君兵临函谷关下,一二十万秦军身陨。 内有文信候干政,嬴政只能够坐在王座上,什么都做不了。 可十多年后,短短时间内,诛灭长信侯,罢黜文信候,独掌大权,举国大战郑国渠,国力十倍增之。 谋略六国,十年不到的时间,将山东诸国一一灭掉,这等君主绝对英主,绝对雄主。 反观韩王安、赵王迁、燕王喜、楚王负刍、魏王假、齐王建都远远不如,其国因而被灭。 武真郡侯玄清子! 论修行,深不可测,多年前就踏足玄关之境,如今鲜少出手,可是从其身边的那些绝色女子都纷纷踏足玄关。 可窥一般。 论才学谋略,稷下学宫最后的风华落在他身上,现在自己所修内圣外王之道,亦是玄清子指点。 军功! 可以灭国! 文略! 定下秦国柱石根基。 话语间,又谈到秦国的制式文字身上。 那就是秦王嬴政开辟新路的一步。 “抛弃太史籀文,编定秦国制式文字,令诸夏间只存在一种文字。” “伏念先生以为如何?” 天明觉得书同文并无不妥,就是秦国在东出所占之地,将山东诸国风华典籍,一一焚灭,着实可惜。 自己当初在咸阳宫,除了学习太史籀文以外,还有山东诸国的文字,果然诸夏间只有一种文字,那么……学起来也方便,诸地之人交流也方便。 天明觉得挺好。 不知道号称天下文宗之首的儒家掌门人如何评价。 “站在秦王的位置上,诸夏间只存在一种文字,是有助于秦国对于诸夏统辖的。” “文字归一,诸地交流会逐步抛弃往昔故国隔阂,省却诸多麻烦。” “同样,也表明秦王希望诸夏间只存在一种声音,那就是秦国的声音,文字便是诚意。” “站在读书人的角度,诸夏间只存在一种文字,略有些可惜,上古的许多文字我等都没有专研透侧。” “那是属于先贤的道理。” “文字本身没有过错。” 伏念轻叹道。 自己可以理解秦王嬴政之心,然而,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自己不希望诸夏间只存在一种文字。 虽然对于诸夏来讲,很有利。 单手负立身侧,看向幽径深处,那里正有数名儒家弟子打扫落叶,是服侍荀师叔的几名初入弟子。 “其实天明觉得,这也是儒家的一个机会。” “秦国即将颁行制式文字,若然儒家率先在齐鲁之地,顺从倡导此文字,对于儒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天明与有所感,看向身侧的伏念先生,轻声道。 “嗯?” “哈哈哈,不错!” “这的确也是一个机会,儒家……欲要通行诸夏,必须经由咸阳,必须经由秦王的允许。” “天明,今天于你所言,颇有所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先贤之语,长存不灭。” 伏念轻捋颔下短须,赞赏的看向天明。 自己从得到消息以来,还真没有想到那一点,天明此言令自己想了不少,那的确是儒家的一个机会。 “先生过誉了。” 天明连忙摆摆手。 “原本想要待会于你说个消息的。” “现在就告诉你吧,也让你心情高兴一些,说来还是飞雪女侠相托的。” “他拜托我令儒家弟子多多关注雅湖小筑纪嫣然一行人的情况,天明,你想不想要知道纪嫣然她们现在何处?” 伏念心情顿觉不错,眺望不远处已经若隐若现的一处林荫小屋,为之驻足,看向天明。 天明在兰陵城的一切,自己也都知道。 他算是自己的弟子。 而且,他的所作所为,自己很欣赏,尤其兰陵城一战,救下不知多少百家弟子,这就是儒家的——仁! 他和纪嫣然的那位弟子,自己也知道。 召水! 甚至于自己知道的更多,召水应该是来至于燕国的贵族后代! “伏念先生知道?” “难道……难道纪嫣然前辈她们此刻在咸阳,还有召水她们也在咸阳?” 天明陡然神情一震,先是欢喜,而后万分期待的看向伏念先生。 伏念先生既有此言,想来知道嫣然前辈和召水的下落,甚至于……她们现在就在咸阳。 “聪明!” “不错,纪嫣然她们一行人就在咸阳,而且住在武真郡侯的府邸上,据闻纪嫣然同武真郡侯关系不错,的确如此。” “有纪嫣然和武真郡侯在咸阳,她们不会有事的,那个召水也不会有事的。” 伏念直接颔首,给予天明最直接的答复。 算是意外之得,尽管以儒家的力量搜寻纪嫣然一行人下落并不难,看着天明此刻的神情,伏念又是一笑。 年少慕艾,人之常情。 乃是自然,当年自己在楚国游历的时候,也有这般心态,后来经历之后,便是明悟许多。 “召水她们在咸阳!” “她……应该第一次去咸阳!” 天明强忍着心间深处的欢喜,和缓道。 召水和嫣然前辈去了咸阳,还真是出乎自己预料,本以为她们此刻会在齐鲁,乃至于燕赵的。 “那个丫头现在跟着纪嫣然修行,起码需要数年的时间。” “天明,你所学百家,颇有些驳杂,待在荀师叔这里,就是你的机缘,接下来你可以向他请教问道。” “待你在小圣贤庄遇到修行障碍的时候,再出去一个人行走吧,那想来也是丽夫人想要的,也是残剑想要的。” 伏念能够明白天明的心境。 少年人面对那般事,总是喜欢冲动,而天明这般年岁,正是修炼的好时间,尤其荀师叔还在这里,能够为天明助力。 以天明的资质,将来修行有很大的可能参悟玄关,那才是正道! “伏念先生,我……我明白的。” 天明颔首。 只是,虽明悟伏念先生之言,心中仍有些想念。 “走吧,随我去见见荀师叔。” 伏念单手抬起,拍了拍天明的肩头,微微一笑,二人没入林荫云雾深处,消失不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