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寡人乐哉
“武真侯!” “武真侯!” “……” 一路从府上而出,无论是道途,还是咸阳宫内,所过之处,行礼者不少,不过,有资格让自己回礼的屈指可数。 冬节时日,正是一岁之中黑夜最长的时日,临近辰时,整个虚空上下还是有些灰蒙蒙的,咸阳宫内外,自是灯火通明。 沿着熟悉的路线,直接前往章台宫! 此处宫殿,不知道来了多少次了,拾阶而上,宫门之门,卫尉李仲早就护卫在侧,更有十多位以阮翁仲为首的百越雄悍之人。 “武真侯!” “武真侯!” “……” 又是一道道行礼之言。 “这一次大朝会似是有些不同,莫不以礼乐酒宴进行?” 立于章台宫前的场地上,左右宽阔的明柱、走廊,宫殿之门已经东出,里面也是通明一片,双眸闪烁紫光,自然能够看到殿中的一切。 往常宫殿内的一张张木案上,此刻都已经摆上酒水,甚至于尚食坊的人,还在从殿中的侧门而入,不住在里面送着东西。 对于此,周清还真不太清楚。 语出,看向旁侧的李仲。 “确是如此。” “大王昨日而语,东出大军,攻灭四国,自当君臣相贺!” 李仲身披银甲,腰腹长剑,闻武真侯之言,不敢隐瞒,躬身一礼,今日的大朝会,的确是礼乐酒宴进行。 君臣相贺! “东出初成,礼乐酒宴,堪为盛事。” “武真侯,请!” 昌平君熊启亦是登临此处,闻李仲之言,拱手一礼落下,指着章台宫,此刻……暂无一位朝臣入内。 束发高山冠,漆黑色的锦衣长袍着身,熊启轻缓一笑,左右而观其余诸臣。 “哈哈哈,诸位,请!” 对着熊启看了一眼,点点头,旋即,又对着其余朝臣看了一眼,踏步间,行入章台宫,入内……便是有宫人前来,牵引各处。 “哈哈,近月来,常有闻咸阳南城天然居那里,美味绝佳,同样的羊肉,却可以烹制出更为喷香的佳肴。” “涟儿便是颇喜秘制牛肉,惜哉……,量少也。” 诺大而又空旷的章台宫内,此刻那一张张木案上,早就陈列美味佳肴、醇香酒水甚多,早上而起,前来咸阳宫,本就没有吃太多东西。 如今轻嗅着馥郁的气息,前后而入的朝臣为之欢喜。 和先前雪儿所语那般,右侧上首台宫内,两侧叠合的木案后,各自有重臣就位,各自的位置都很清楚,甚至于周清身侧后方,还有一些赢秦宗族的高爵之人。 虽高爵,却不为重要官职,以前的话,自己为武真君,他们的爵位在自己之上,自己只得位居他们之下。 目下,自己无论是爵位,还是官职,都是秦廷一等一的。 “武真侯!” “近来天然居那里,可是相当热闹啊。” 大庶长赢腾在侧后,其人原本是军伍之人,否则也不可能这么快晋升高爵,其后在文信候吕不韦岁月,为廷尉。 东出之后……,廷尉便是王绾了,目下,其人便是在西城养老,如今也来了。 “老廷尉!” “数年不见,身体如旧康健,哈哈,天然居那里,乃本侯身侧之人有趣为之,不外……些许之物还算入口。” 周清身躯微转,对着赢腾拱手一礼,须发皆白,精气神仍在。 其人入军,乃为当年武安君威名正盛的时候。 “哈哈哈,老夫也有耳闻。” “说来……,医者也建言老夫多吃些牛肉等物,然……老夫这般年岁,牙口已然松动,根本无从下嘴。” “却是那秘制牛肉有些滋味,不仅有着牛肉本来的气息,还有着别样的醇香,老夫大爱之,奈何……天然居那里太少。” “刚才听闻昌平君府上的小良女也喜爱那物,武真侯送与秘制配方,老夫……也欲要大快朵颐,以为如何?” 此刻的章台宫内,秦王政未至,群臣汇聚,倒是显得有些杂乱。 老赢腾朗声大笑,亦是一礼,对于天然居那里的秘制牛肉,也是很喜欢,关键于自己这个年岁的老者。 普通的牛肉做出来,要么是咬不动,要么是全部烂成汤水了,连一点滋味都没有,天然居那里的牛肉虽好。 奈何量太少。 如果是乌氏居,或者栎阳酒肆那里的东西,自己凭着一张老脸,也能够要来一些份额,可……武真侯,终究有所不同。 “哈哈,小事尔。” 周清笑语而出。 “武真侯果然豪爽。” 老赢腾自然欢喜。 “嗯,论语……自蓝田大营四十万军出函谷关,直往东出,屈指一算,已经四五年的时间了。” “李信、辛胜、王贲、上将军等人台宫内,一道道由低缓逐步清晰起来的钟鸣之音,击鼎之音明亮起来 不自觉的,周清不在多言,对于赢腾老廷尉颔首,归于原位。 而与此同时,整个章台宫更是为之一静。 鸣钟击鼎! 朝会开启! 大王该到了! 空旷而又威严的章台宫内,钟鼎之音未绝,悠扬而起,徐徐未散,群臣归位,寂静廖然,未几……,一阵颇有韵律的脚步声从殿外走进。 为首者! 头戴九旒九珠平天冠,玄黑色的冕服着身,日、月、龙纹烙印其上,背负漫天星辰,山川水纹,长袖挥洒,水火共济。 腰环十二白罗锦带,带玉钩,悬玉佩,踏步长靴,龙行虎步,单手负立身侧,更有一柄修长的带鞘之剑。 身后咸阳宫卫尉、王城给事中等、宫人……跟随。 “寡人乐哉!” 百十个呼吸之后,上首传来一道清朗之音,感慨之语。 “大王!” 当其时,下首左右文武群臣,尽皆起身,拱手而上,朗声一语。 “哈哈哈,寡人乐哉。” “寡人乐哉!” “昨日,寡人有感今日大朝会,有感大秦东出以来,连下四国,一统大业将成,故而摆下今日酒宴。” “会首四爵,以为大贺!” 秦王政并未坐在上首的王座上,立于王案前的三尺之地上,左右而动,由着殿外的些许明亮之光,由着殿内的灯火之光。 单手负剑,朗声而语,情绪格外之激昂。 丝毫不掩饰此刻内心之欢悦,山东之国有六,而今灭四,只剩下齐楚,然秦国大势已成,一统诸夏指日可待。 如何不欢喜! “东出灭国有成,大功当贺!” “今日之酒,或许名曰:四国之酒!” “然……,两年之后,三年之后,当为……六国酒。” “此等之功,自当畅饮四爵以为贺!” 续接先前之言,秦王政转身从身后的王案上握持一盏美酒,高高举起,再次看向下首群臣,朗声而语。 “四国酒!” “四国酒!” “……” 没有任何迟疑,大朝会左右文武重臣尽皆从面前的案上接过青铜樽,看向上首的大王,深深一礼,而后语落。 “哈哈哈!” 秦王政欢悦不已。 当即便是饮下一盏,随即,旁侧给事中持青铜酒壶,又是一盏斟倒,再次饮下,再次斟倒,再次饮下,再次斟倒,再次饮下。 一连四盏! 四国之酒! 为大秦东出灭四国有成而贺! “四国酒罢!” “大朝伊始!” 观下首文武重臣尽皆畅饮四国酒,上首王城给事中高声一语。 顺而,文武群臣归于各自位置,秦王政归于上首王案后,历时五年,隆重之大朝会再次开启,再次以别样的形式开启。 “诸卿。” “今岁大朝,与有不同。” “东出有成,寡人之大秦雄武之师连下韩国、赵国、魏国、燕国四国,俘获韩王安、赵王迁、魏王假三王。” “虽……燕王喜仍在辽东抵抗,然其苟延喘促之势已不堪一击,当此时……,大秦军中诸将,咸阳一体要臣,自当有功。” “给事中,宣!” 秦王政落于王座上,看着下首群臣,与有感慨,畅谈数言,便是视线落在给事中的身上,今日大朝会议论要事不着急。 先行给予大封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