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第七百四十八章 蚩尤之剑
谈及此语,路枕浪便是有些遗憾。 奈何天问剑是楚国的至宝,一直以来都是由楚国的大祭司所保管,其人地位尊崇,就连李园也不敢放肆,数百年来,一直存在。 “巨子,难道传闻所语,天问剑与上古轩辕黄帝手中的那把剑有联系是真的?” 上古之时,轩辕黄帝采集首阳之精华,锻造轩辕剑,凭借己身修为,逐鹿之战,将兵主击溃,成为诸夏至尊之剑,但其后,轩辕剑便是消息鲜少。 以至于诸夏之人都在奇异是否有轩辕剑的存在。 苏北海活了这般久,些许传闻也是听过,心中亦是有些疑惑。 “蚩尤的兵主存在,轩辕剑自然存在!” “兵主被轩辕剑击毁之后,后来轩辕氏想要将其重铸赐予手下风后,奈何重铸一柄剑后,其内残余的蚩尤力量迸出,难以掌控。” “便是被封印在炎火之中,至于轩辕剑,三皇之后,五帝传承,三代以来,禹王与商汤之王都曾手握轩辕剑,一匡诸夏。” “唯有在大商灭亡之后,轩辕剑消失不存,据说阴阳家知晓轩辕剑的下落,但阴阳家现在入秦廷,故而,据我查阅典籍与先贤手札,轩辕剑当初应该落在大周手中。” 墨家巨子路枕浪身躯一转,向着远处行去,那些兵器都是一等一的强大,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主人的强大,作为破入至高之境的轩辕黄帝。 其使用的轩辕剑自然不会像凡俗之兵器,数十年、百年边化为腐朽之物,其上沉浸有奇特力量,无视岁月长河的力量。 “这……,轩辕剑在周王的手中?” “二十年前,秦国大军攻灭大周,莫不轩辕剑落在秦国之手?” 苏北海眉头一挑,对于巨子之言,没有任何怀疑,但即如此……也和楚国的天问剑扯不上半点联系。 数十年来,关于秦国手握轩辕剑的消息,不是没有,但秦国一直没有任何声音,但山东诸国却越发相信这一点,如果没有轩辕剑这柄代表诸夏王道霸道的利器,秦国焉得如此强大。 “哈哈哈,秦国区区一马夫之国,焉得有资格手握轩辕剑!” “北海,你年岁最长,在稷下学宫也待过许久,可曾知晓大周昭王之事?” 轩辕剑乃是王道威服之剑,秦国仁礼不存,德行不显,焉得有资格沾染轩辕剑,山东诸国传言纯属是无稽之谈,不过是秦国弄出来的假消息而已。 “大周昭王?” “其为大周尾山了,想来会有消息的,蚩尤之剑虽强,但具体如何未可知,墨家的至尊武器却是我们无比熟悉的。” “再配合从农家得来的事物,只要至尊武器更近一步,斩杀天宗玄清子不是不可能。” 路枕浪轻叹一声,蚩尤之剑也是自己的第一选择,奈何自己实力勉强才破入化神,连风后都无比忌惮蚩尤之剑,自己没有那个信息可以将其掌控。 其次,数千年来,蚩尤之剑的下落虽知晓,但具体是一个什么所在,也不明悟,与其寻找那等未定之事物,将至尊武器更进一步为妙。 “也是此理。” 苏北海也是叹息。 “走吧,此行有徐公夫妇二人,将至尊武器更进一步,有很大的可能性。” 再次对着苏北海说着,便是进入马车之内。 “前往首阳山。” 苏北海翻身上马,对着御者吩咐着。 未几,一行车马便是顺着宽阔平坦的驰道,向着三百里开外的首阳山行进。 “郡守可知,北地郡郡守白菘已经身死?” 狄道! 乃是陇西郡的治所所在,亦是整个陇西的军政核心所在。 县有蛮夷曰道,数百年前,秦穆公用西戎士子由余之计,大军向西开拓,西戎八国臣服于秦,陇坻以西绵诸、绲戎、翟豲之戎,相继为秦所征服,并在当地设县、道管理。 狄道由此而出,坐落于洮水之源,灌溉方圆数百里之地,虽然通渭之地也不差,但终究不若狄道岁月恒久,狄道之城方九里。 却已然建造外城,绵延近十五里上下,白芊红持周清手书,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赶赴狄道,如城主府正厅,静坐上首,其侧雪姬随伺。 正厅之前,陇西一郡三位紧要官吏在前,陇西郡郡守赢体,执掌军政文武,陇西郡监御史魏隆,有监察之职责,隶属于中枢御史,陇西郡郡尉李崇,主治安,掌守备之军。 “前日刚知晓!” 闻上首那姿容绝佳女子脆语,赢体心中一颤,万万想不到多日之前还在一起宴饮的北地郡郡守白菘会有这般下落,直接就死了。 难不成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 “自平襄汇聚之后,已然过去半月,郡守于陇西整治如何?” 浅紫色的裙衫罩体,墨丝侧垂,一根玉簪术法,眉目如画,精致无双,此刻绝美的容颜上,绽露一丝浅浅的笑意,大人既然将此重任交给自己。 那么,自己就不能够让大人失望。 “……略有所成。” 赢体身躯微颤,缓缓回应。 “郡守多日来,操劳之心慎重,武真侯派遣小女子前来这里辅助郡守整治陇西。” “今日一观,小女子以为郡守当在府中好好歇息一段时日才是,一来,可以安稳心神,毕竟北地郡郡守身死,确实骇人听闻。” “二来,陇西郡人杰地灵,诸般事物自行运转,也不会令郡守更为操劳,也可省心甚多。” “郡守以为如何?” 对于面前的赢体,指望对方有所为,已然不可能了,想要彻底的整治陇西要务,非有自己亲自出手了,再加上面前的魏隆、李崇二人,足以。 脆音轻缓,夹杂一丝淡淡的轻笑,美眸落在赢体的身上。 一时间,正厅前的监御史魏隆、郡尉李崇都身躯为之一震,神色虽未改,但二人在陇西官场这般久,如何不清楚地方之意。 这是……明目的要接管整个陇西要务! 以他们对郡守的了解,怕是……。 “这……,武真侯既有如此好意,下臣自当……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