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寻阳123(2/2)

作者:银月光华

南北殇第一章 寻阳123

“有人落水啦!”船工惊叫着。 刘威慌忙攀向船梆,却只见到江中阵阵涟漪,哪里还见得到人影。 </p>

这小子!刘威暗惊,可是他为什么要跳河呢?这单纯的孩子肯定不会自杀,一定是在水中发现了什么事物。 </p>

船上的人焦急的望着江面,刘威起先不以为意,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禁担心起来,这孩子没来过大江,不熟悉江中水性,万一…… </p>

正想着,水底冒出一股水花。 </p>

“嘎嘎!” </p>

听到这个声音,刘威终于松了一口气,只见他手捧着一条三尺多长的大鱼,大鱼显然被折腾得没了力气,竟然连个水花也扑腾不起来。 </p>

刘威瞪大了眼睛,这孩子竟然抓到一条中华鲟! </p>

这鲟头大如斗,身上的黑色鱼皮名鲜艳如墨一般,这个时候的长江,野生鲟鱼随处可见,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只不过单凭一双手便抓到如此大鱼,便是长年在江面上跑船的船工们看了也不由得惊奇,直叹这孩子水性了得。 </p>

上了岸,一个少年和一个小孩很随意的走在街上,他们这对组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主要是因为嘎小子死死抱着堪比他身高的大鱼不放。 </p>

寻阳是江州重镇,长江东西水道的枢纽,有船往来,自然热闹非凡,街上风物虽好,可是逛了一圈后刘威便索然无味,还是太小,这个时代的城市,便如邺城那般的大都市也是不入刘威法眼的,何况这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p>

不觉竟又走到江边,此时日已偏西,江边的人烟渐稀,一片小舟缓缓地靠向岸边,似乎是要归家了。 </p>

江景虽好,终不如山林那般静谧,见到人烟,总忍不住生出感慨,心思竟然又飘向了犍为的那一战,严歌终没让人见到她最后一眼,与身于长江之中,与江水同在。 </p>

刘威的眼晃忽了,似看到滔滔东去的大江之中浮现出严歌带着笑容的脸庞,他痴痴的笑了。 </p>

一阵嘻笑声打乱了刘威的思绪,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嘎小子竟然在与人嬉闹。 </p>

那归家的小舟上下来三人,一**壮,见到嘎小子憨态可掬的抱着一条大鱼围着他们乱转竟然丝毫不以为忤,反倒乐哈哈地看着他。 </p>

刘威不禁脸上红,上前躬身行礼道:“此子乃山中僚人,不通礼数,叨扰各位,在下这当陪罪了。” </p>

老人披着蓑衣,背着斗笠,须发已有几分花白,一双剑眉却是格外迥异于他人,只见他笑笑道:“此子天真,见之令人喜,何来陪罪之说。” </p>

这老人说起话来文绉绉的,显然是读过书的,说不定是一位江南士人,刘威不敢慢怠,连忙又行一礼道:“沿途之上不知多少人对这孩子指指点点,老丈如此心胸,晚辈钦佩。” </p>

老人笑呵呵道:“闻你口音不似江南人,敢问家在何处?” </p>

刘威面色一忧,还是如实道:“在下家住滑台。” </p>

老人一怔,随即想起了什么,忍不住为之一叹:“争战不止,苍生屠戮,可叹我这等人竟还有心享受田园之乐,想来惭愧。” </p>

说不得是位高人隐士,想到这儿,刘威再次折节下腰拜道:“天下之事非人力可为,老先生不必自责。” </p>

老人抬眼望向刘威,问道:“外乡之人可有住处?” </p>

刘威摇摇头。 </p>

老人笑道:“若不弃便住在舍下,老翁也想询问些北地之事。” </p>

刘威本想拒绝,可是想想口袋里的钱已经不多了,能结交上好心人也说不得往后的旅程能顺利些,于是当下答应了。 </p>

这是一个家族,家中人丁甚多,但是并不富裕,院落有些残破,家中的事物甚是破旧,观其家人,衣衫尽是打着补丁的,但老者精神矍铄,一副乐天派的模样。 </p>

妇孺们下厨,不多时,鱼已经变成了鱼汤,一家子人聚在一起吃饭,一派其乐融融之景。 </p>

一碗鱼汤下肚,身上暖融融的,饱暖之后,刘威思绪万千,目光深邃地望向江北方向,此时师父他们应该回到山中了吧,慕容家人团聚该是欢天喜地的模样吧,不知道自己那小妹妹长高了没有。 </p>

师父大概开始谋划屯田了吧。 </p>

想到这里他甚是怆然,经历了这么多波折,自己终还是选择了逃避。 </p>

复燕大概与自己没什么关系了吧……</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