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千载难逢的时机(1/1)

作者:千户陈公

东晋,我来了!第32章 千载难逢的时机

念罢,陈望合上诏书,众文武官员一齐向天拱手,山呼万岁,谢主隆恩。 一时间,众人笑逐颜开,互相道贺,大堂再次热闹了起来,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朱序收获最大,由子爵直接晋升侯爵加龙骧将军。 毛安之本已是武卫将军官居四品,加了男爵。 王恭、王忱等人除了本职外加四品武将衔。 新来的朱绰、李暠、卢嘏、翟辽、杨定等人加五品将军衔。 各有所获,皆大欢喜。 陈望只得了个右银青光禄大夫的加官,并使持节(平时及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魏晋以来,将军号迅速增殖,不久就演化成了独立于军职的军衔阶梯。 攻战杀伐离不开将士们效死用命,论功行赏方能令士气和战力常盛不衰;瞬息万变的战争时分,也经常需要迁黜其品秩而不致变动事任,或变动事任而仍其品秩。 这时候更便于灵活处理功过、权责矛盾的\"品位分等\",就显示了更大可行性:不必赋予更大权责,迁其军号即足以褒功;而在须加责罚、同时又要借重其才略之时,贬其军号是为良法。 (比如陈望犯了错,如果朝廷想用你继续带兵打仗,可以保留平北将军,去其右银青光禄大夫;如不想用你带兵打仗,就反过来。这样,朝廷和地方官员就达成了一个默契,在对外界也有个交代,互相给点面子。) 军号\"双授\",它具有更多功绩制性质。 成语“加官进爵”中的加官,就是在你的职务之外加了一个荣誉衔散官,两汉魏晋时期有特进、光禄大夫、侍中、散骑常侍。 进爵的意思是指你的官位按照你的功绩和资历来讲已经够高了,那就给个爵位吧。 陈望的平北将军已经在高级将领行列,二十六岁如果再升一级,那就是二品的车骑、骠骑以及诸大将军了,若非皇室成员那就太过招摇,将来会达到功高不赏的尴尬境地。 但他依然很高兴,因为今日是双喜临门。 一个是他一早得到兖州旧臣,刚刚晋升为吏部尚书的张玄之密信,二弟陈顾复出了。 完全按照他给司马曜上的举荐奏章,被封为骁骑将军,都督浙东五郡诸军事,驻跸会稽郡。 之子,辛恭靖,奉焦夫人之命前来送信……” “啊……哈哈,快请坐,故人之子啊,还没吃饭吧,”陈望热情地笑道,看他的样子就没吃早饭,吩咐身后骁骑营军兵道:“快准备饭食,做好送上来。” 骁骑营军兵领命下去了。 辛恭靖躬身施礼道:“多谢广陵公。” 说着,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函,放在陈望案几上,坐在了另一侧座榻上。 王恭皱眉道:“这焦夫人是……” “哦,哦,乃张大豫之母。”陈望有些心虚地摸了摸鼻子,介绍道:“辛章,乃凉州姑臧尹,人品不错,吕端大事不糊涂。” 辛恭靖忙在座榻中躬身施礼道:“得广陵公夸赞,家父必会欣喜,家父每每提及广陵公,也是心悦诚服,对广陵公在凉州拨乱反正,力挽狂澜之壮举念念不忘。” “哈哈,怪不得看着你面善,依稀有辛章的样子,很像,哈哈……”陈望不知为何,对凉州的人和事,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他笑着继续问道:“令尊现下还好吧。” 还没待辛恭靖回答,王恭面如寒霜,起身施礼道:“若无其他吩咐,卑职就去做事了。” 他心道,张大豫之母,不就是你在凉州的相好嘛,天下人都传遍你在凉州接手了张天锡的后宫,只瞒着我那心地纯净,不谙世事的妹子。 “哦,哦,孝伯,你忙,你忙,”陈望摆手道,然后又看向辛恭靖,温言道:“这一路走了多少天,路上可有凶险,有飞鸽传书嘛,何必亲自来,大豫吾儿及陈安、柏华诸将军还好吧。” 王恭一脸不悦,铁青着脸,拂袖而去。 这时,骁骑营军兵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放在辛恭靖的案几上。 辛恭靖拱手相谢,有些惴惴不安地看着王恭背影,又局促地看向陈望。 “不急,不急,快吃吧,待吃完再说。”陈望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