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誓师出征(1/1)

作者:千户陈公

东晋,我来了!第151章 誓师出征

宁康元年,八月初九。 黎明时分,遥远天边的一颗孤星渐渐隐没,东方天空泛出一抹亮色,天色越来越亮。 覆舟山下校军场内,一杆五丈高的红边黑底大纛高挂正中。 上面有五个烫金大字从上至下,“前军将军——陈”。 大纛下聚集着五千名晋军步兵,排列整齐,刀枪林立,衣甲鲜明,精神抖擞。 辰时,陈望披挂整齐,银盔银甲,外披殷红战袍,腰悬龙泉宝剑,胯下紫骅骝,在毛安之、王恭、谢琰、柏华、王忱等二十余名将佐、属吏、幕僚簇拥下进了校军场。 主将一入场,五千名晋军提振士气,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厚、厚、厚!” 声音一直传到身后的覆舟山中,惊起一片飞鸟,扑簌簌升上天空。 陈望这还是平生,不世佳作。 读完之后,观礼台上的众多文武官员以及将士家属纷纷发出了赞叹、喝彩声。 听得陈望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道,他比我还了解我,唉,这古代文人墨客可是真能胡诌吹捧啊。 只听侍中王坦之标志性的男高音浑厚洪亮地声音传来,“素闻广陵公善于即兴诗词,乃孙兴公爱徒,此情此景,何不赋诗一首?” 众人尽皆叫好,纷纷鼓起掌来。 陈望在马上略一沉思,昂首看向观礼台,大声吟哦道: “末臣谋略勤宵旰,数载百战不贪功。 定使渠魁齐授首,君王从此不忧胡!” “好!” “妙!” “壮哉!” “再来一首!” …… 观礼台上的人群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欢声雷动,震耳欲聋。 陈望远远看向台上的太后老妈,她漂亮的杏仁眼中早已湿润,正一脸不舍得看着他,不由得一颗心沉到了谷底,知道她是太为自己担心了。 他虽然难过,但绝不能流泪,身后这五千多大晋子弟兵哪一个没有父母或者妻儿担心挂念啊。 遂尽力抑制住悲伤之情,举起双手向褚太后摆动了起来。 看台上的陈望师傅孙绰本已经为他的诗沾沾自喜,大家都在夸赞他教徒有方,以为陈望示意又要创作佳句,赶忙高举双手,令喧嚣的众人安静下来。 陈望看着太后老妈,大声吟哦道: “巍巍战舸系秦淮,直到征人洒泪别。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思念过江南。 夜夜青山入梦来,夜夜是你,青山也是你。” 褚太后再也忍不住了,在座榻中娇躯颤抖,掩面而泣。 正当众人大为伤感,在咀嚼回味陈望的诗词时,一个淡粉色的身影从观礼台阶梯上跑了下来,飞快地奔向了陈望的紫骅骝。 这下惊呆了观礼台上的所有人,陈望定睛一看,正是他朝思暮想的心爱女人——王法慧! 陈望赶紧跳下紫骅骝,张开了双臂,王法慧一头扎进了他的怀里,嚎啕大哭起来。 陈望虽然知道这首搭配而来的诗词是写给太后老妈的,表达了对慈母的思念和不舍,但听在王法慧的耳中却是写给她的情诗。 一时间,万众瞩目中,两个在大家眼中郎才女貌的神仙眷侣,相拥在一起。 这就是魏晋和其他朝代的不同之处,不拘常理,旷达不羁,举止洒脱,返璞归真才是人们钦佩而加以模仿学习的偶像。 “哎呦?”司马曜手抚下巴,嘴唇抖动,发出了一声轻微地惊呼。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观礼台下热烈拥抱的二人身上,都没有听见司马曜的声音。 但有一个人听见了,那就是小司马曜一岁的司马道子。 他没有转头,目光也钉在了那个如姑射仙子、倾城倾国的王法慧身上,轻语道:“她就是王蕴之女王法慧。” 司马曜身子一颤,紧紧抿住了薄唇,眼神就像磁吸一样牢牢地扣在王法慧那婀娜多姿的娇躯上。 “她,她就是王法慧?” “是,皇兄。” “怎么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她有如此之绝世容颜?” 二人虽然一个十二岁,一个十一岁,但对美女,尤其是对有个性的美女从来都是很有感觉的,他们从懂得男女之事时就开始不厌其烦的一起探讨女人身体奥秘。 这可就苦了当年会稽王府,现在皇宫里的众多侍女、宫女们了。 在女人方面兄弟二人有着共同而且超乎常人的兴趣,当真是一母同胞,基因里面都带着永不满足的饥渴和填不饱的欲壑。 若是给东晋时期各国君王们来个荒淫无度、色胆包天的排名榜,名列第一的不是他们的祖先后宫数万美女坐着羊车寻芳的晋武帝司马炎,也不是给后宫美女都穿上官服,喜欢制服控的石赵天王石虎,而是凉州的张祚(上两部东晋小说中有过叙述)。 第二、第三当仁不让,就是司马曜和司马道子两兄弟了。 ——自此,《东晋,我来了!》第一卷“初入东晋”结束,明天将开始第二卷“北上征程”。作者本人不才,但日夜不辍,坚持更新,参考了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史大量典籍、文献,正史、地图等,只为奉献给不离不弃的读者们一个真实而有趣的东晋历史穿越小说。 如果有不尽之处,真诚的希望大家指正和批评! 我们精彩继续。 还望没有给与五星书评的读者朋友们,在百忙之中,用一分钟时间评价上,作者本人将感激不尽,并努力坚持下去,不负所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