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唐第55章 生气的太子
这些李承乾其实能够理解,十五六岁的年纪自己也有过。</p>
李象看似聪明的小手段,李承乾哪里不明白他那点小心思。</p>
就算如此,李承乾也没有找严师去狠狠的管教他。</p>
李承乾吃过“严师”的苦,他知道那种感觉有多苦。</p>
所以,他任性的推掉了宗人寺和礼部推荐的老师。</p>
而是想到了颜白,想到了颜家人,想到了孔家人。</p>
所以李承乾在很早之前就选好了,并把名单给了皇帝。</p>
所以,在李厥被立为皇太孙的时候,颜善为太孙之师。</p>
颜善讲课的时候,李厥在学,李象也在跟着学。</p>
孩子就两个,李承乾没有偏心。</p>
但真要论待人接物,李象不如李厥。</p>
李厥虽然憨点,做事慢,心思却很少,有韧性,对比之下,高下立分。</p>
就这样,李承乾也在尽力的保持公平。</p>
“衡山王怎么了?”</p>
王鹤年往前一步,轻声道:</p>
“听殷家说,他们家子嗣殷仲容的子孙险些被废,这个事好像和衡山王有关!”</p>
李承乾猛地一下站起身,一拳砸在案桌上。</p>
研磨好的墨汁溅得到处都是,王鹤年见状赶紧收拾,骆宾王也赶紧来帮忙。</p>
“殿下,戒怒,殷家说的是好像,他们也不是很确定,消消火,莫要乱了心境!”</p>
“好像?”</p>
李承乾冷笑一声:“殷家是最忠之人,他们若是没有真凭实据,就不会给我来信。</p>
什么是好像,那是在给我面子!”</p>
李承乾扣开火漆,打开信件。</p>
看完信件后李承乾脸色更难看了。</p>
杜荷,杨政道,房遗爱,姑姑长广公主的儿子杨豫之。</p>
李象跟这些人搅在了一起。</p>
“来人,传太子教,给李晦去信,告诉李晦,衡山王行事荒唐,让他请祖宗之法,关宗人寺待我回长安!”</p>
喜欢喜唐请大家收藏:()喜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