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499节
祖祠堂外,曹操慷慨激昂的说道:“以曹氏的底蕴,想要世世名列三公九卿,何其之难。</p>
更何况我曹氏虽然添列士族,但却不是经学家族。</p>
那想要再进一步,就只能以军功显贵。</p>
操自幼读书,便想要以军功为自己,为家族博一个出路。</p>
大汉有四征将军,凉州最乱,机会最多,所以征西将军是操的愿望。</p>
后来燕国起势太快,我等在洛阳求学时,许多人说征东将军才是天下顶点。</p>
如今天下大乱,正是机会,不以家第,凭借手中锋刃,若是能平判立下大功,封侯拜将,就在旦夕之间。</p>
我沛郡曹氏,本来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随时覆灭的普通豪强而已,却能存世一百多年,凭借的是什么呢?</p>
是因为先汉成帝对家族的爱屋及乌,于是就得以显贵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恩典呢?</p>
如今大汉社稷陷于危难之间,家族难道能够坐视不理吗?</p>
操以为,立刻以家族子弟为骨,联络郡县豪杰之士,奋起扬威,平定太平军,到洛阳去勤王才是最重之事。</p>
还有人汲汲于勤王之令是下达给州郡长官的。</p>
愚蠢!</p>
真是愚蠢!</p>
简直就是愚蠢。</p>
陛下下达了勤王令,上面写下了谁的名字吗?</p>
勤王令能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中吗?</p>
这勤王令就是下达给大汉每一个人的,我们都是陛下的臣民,难道这世上还有他能救陛下,而我不能救的道理吗?”</p>
曹操的声音响彻整个曹氏祖祠,震耳欲聋,众人沉默!</p>
第593章 曹孟德欲报汉恩</p>
曹操数言,祖祠之外,一片寂静,年轻人脸色带着振奋之色,年长一些的人则面面相觑的互相对视几眼,眼底则是欣赏。</p>
这世上有一些人,生来就是要成就大业的。</p>
因为他们有常人所没有的伟大性格,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意志,敢于争先、不畏艰难的品质,都是其中一些。</p>
曹操就是这样的人,他有许多做大事的人才能拥有的性格,比如坚持,比如执着。</p>
这世上大多事,从上帝视角去看,应该怎么做都明明白白,后来者总是能任意的评判一个人的智慧高低。</p>
但实际上置身于那满是黑暗迷雾的环境中,不知道前方是机会还是危险,有多少人敢于坚定的去做一件事呢?</p>
起兵勤王这件事,说说容易,做起来却难到极点。</p>
想要组建一支能战的军队,所耗费的资源有多么庞大,是难以想象的,称之为吞金兽毫不夸张。</p>
而且组建了军队,总要打仗,获胜还好说。</p>
只要战败,一切投资都化为乌有,瞬间就赔个底掉精光。</p>
即便是以曹氏的底蕴,如果组建勤王军,最多经历两次失败。</p>
再多的话,整个家族都会破产,家族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经济集团的复合体,没有了家资底蕴,家族彻底败落下去只是时间问题。</p>
那些顶级的士族为什么不自己单打独斗,而是要扶持诸侯?</p>
难道是嫌诸侯的权力太大了吗?</p>
还是皇位不香呢?</p>
为什么不自己一家投资某一路诸侯,而是拉着本郡本州的士族一起投资呢?</p>
难道是发善心希望其他人来分润自己的得利和权力吗?</p>
当然不是!</p>
是为了在保证权力分红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失败带来的损失,而且多拉几家投资,成功的概率更大,投资化为乌有的可能性就越低。</p>
一家顶级士族都扛不住诸侯的几次失败,这毫不夸张。</p>
按照士族生存法则,曹操这种举动是不合适的。</p>
因为曹氏已经不是那种需要把全家性命压上去的普通豪强了。</p>
只有那些地位低微的豪强,才会用身家性命去博一个未知的未来。</p>
但是这就是曹操的魅力所在,他不是一个赌徒,而是明确的告诉人,家族应该做什么,家族应该怎么做。</p>
曹操的话在众人耳边响彻,“因为先汉孝成皇帝对家族的爱屋及乌,于是才得以显贵起来,如今大汉社稷陷于危难之间,家族难道能够坐视不理吗?”</p>
我曹孟德要报效君主,守卫大汉社稷,尔等可愿意追随吗?</p>
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就在祖祠之间,之外回荡,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仿佛曹氏的祖先在说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