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332节
刘彻和群臣静静等待着最后一丝白烟散去,没有意外发生,所有的谥号都得到了通过。</p>
刘彻转身面对群臣,朗声道:“今日朕前来祭拜素王上皇天,是有一件大事宣布,此事前所未有,不上呈素王上皇天,朕不敢推行。”</p>
贾谊和洛景对视一惊,这不在流程上,这位陛下这是想做什么?</p>
贾谊低声劝谏道:“陛下,臣请问,您所说的大事是什么,素王当面,非社稷大事,不足以呈。”</p>
刘彻闻言笑道:“朕要做的这件事,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丞相,朕有一问,先帝何时驾崩”</p>
贾谊有些疑惑刘彻为什么会问出这个所有人都知道答案的问题,但还是直接说道:“孝文四十年崩。”</p>
“丞相,朕再问您,孝文四十年前一年是何时?”</p>
“孝文三十九年。”</p>
刘彻笑道:“您对朕说是孝文三十九年,若是您在孝文三十九年时,有人问您今夕何年呢?</p>
您要如何回答?”</p>
贾谊瞬间皱起眉头,皇帝崩殂之后,自然用谥号或者庙号称呼,但是活着的时候呢?</p>
贾谊迟疑道:“帝三十九年。”</p>
刘彻又问道:“那现在是何年呢?”</p>
贾谊没有迟疑道:“帝三年。”</p>
这一下不仅仅是贾谊,所有人都有些明白皇帝想要说什么了,时间的记载太混乱了,尤其是各项诏令和记载,全部都是“帝几年”,一旦归档错误,想要核对时间就很麻烦。</p>
“还请陛下示下。”</p>
刘彻振奋道:“人有名姓,故有区分,朕欲为年月制号,称作年号,自此以后,年便有名,天下臣民可称年之名姓,文书皆以年号记之。”</p>
董仲舒手中捧着一块竹简走上祭坛,刘彻取过高高举起,然后投入到通天鼎之中,朗声道:“素王在上,臣刘彻,立年号以正天下,上呈,建元,太初!”</p>
太者,大也,上也,初者,始也,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当初要取这种极具纪念意义的。</p>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一切都会非常顺利的时候,那一块竹简却在还没有落入鼎内时就直接化为飞灰,然后一块新的竹简从鼎中跳出,径直落向刘彻手中。</p>
刘彻整个人都被吓了一跳,下意识的伸手接住,只见竹简之上刻着四个大字——建元,元始!</p>
刘彻呆住了,他颤抖着将竹简翻过来,然后就见到背面写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字字深刻。</p>
一片寂静!</p>
————</p>
“这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竹简就是传说中的‘素王授汉年号简’,史书中记载着汉武帝发明了年号,然后素王降下了这块竹简,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元始’,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则是这个年号的来源。”——《国家博物馆》</p>
第381章 颂圣与天启</p>
寂静!</p>
死一般的寂静!</p>
沉默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即便是距离祭坛较远,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幕的人,同样保持了缄默。</p>
刘彻呆呆的望着那块崭新的没有一丝烧灼痕迹的竹简,明明充斥着凉意,但是他却觉得异常的烫手。</p>
大哉乾元!</p>
大哉乾元!</p>
元始,元始,元始。</p>
就像是一个人高高举起水往他的脑子里面灌一样,这两个字不断冲进他的脑海之中,然后将太初二字彻底击溃。</p>
素王,不,至高至圣至尊的上皇天,您竟然真的高居在九天之上,俯视人间吗?</p>
朕原来真的是受命于天,生来就是要统治天下臣民的吗?</p>
刘彻震惊、震撼、麻木,他这样终生都是中二少年的人,现在脑海里面无数的思绪在翻滚。</p>
台下离得最近的群臣都是一副瞠目结舌的表情,从表情分析,大概是以为刚刚眼花了。</p>
不是眼花,难道还是素王上皇天真的降下了天启竹简吗?</p>
不可能!</p>
绝对不可能!</p>
群臣心中如是想到。</p>
贾谊和董仲舒两人就在刘彻旁边,极为清楚的见到了所有的过程,他们亲眼见到刘彻抛掷进去的竹简在瞬间化作飞灰,亲眼见到一支竹简凭空出现,然后落在了天子的手中,甚至还微微见到了上面的文字,完整的见到这个过程,受到的冲击力可想而知。</p>
两人不约而同的缓缓将目光转向旁边的洛景,尤其是董仲舒,他还记着不久之前东阿侯洛景刚刚和他说过敬鬼神而远之,人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素王一直在沉睡之中,大部分时间都不会醒来。</p>
就这?</p>
洛景脸上倒是没有震惊的神情,而是满脸的欣赏,他颇为认真的盯着通天鼎,仔细的端详着,仿佛那座鼎上有瑰美的花开出一样,又仿佛这是一件极其珍贵的艺术品一般。</p>
静。</p>
现场的气氛安静到已经不能用无言来形容了,只能用诡异这个词,或许才比较贴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