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虚则实之(2/2)

作者:虫豸

摄政大明第1399章虚则实之

虽然山西巡抚左兰山是“赵党”核心成员之一,但他不仅是上任时间太短,而且他曾经是内阁辅臣,已经不再有更进一步的晋升空间,所以就算是潞州府境内的农务改革新政推行顺利、成果斐然,左兰山与“赵党”也捞不到多少实际好处。

因为当年的灭蝗之事,潞州百姓皆是对赵俊臣印象极佳、深信不疑,赵俊臣去年奔赴陕甘三边、途径潞州之际,也亲自向潞州百姓宣扬了农务改革新政的种种好处,所以潞州境内的群众基础最好,推行农务改革的阻力也最小。

这般情况下,若是潞州境内的农务改革新政最终失败了,那无论朝廷中枢还是民间百姓,就皆是不会责怪“周党”成员办事不利。

对于朝廷而言,既然各地的农务新政改革皆是最终失败了,就只能证明农务改革新政本身就不符合实际,自然是不会责怪主持潞州农政的几位“周党”成员。

对于百姓而言,他们愿意参与农务改革新政,完全是因为信任赵俊臣的缘故,与境内父母官毫无关系,所以他们到时候只会怨怼赵俊臣误导了自己,也不会迁怒于“周党”官员。

反之,一旦是潞州境内的农务改革新政推广顺利、成果显着,督办此事的“周党”官员就可以尽揽所有功劳与好处,甚至还可以趁势从赵俊臣手中夺走农务改革新政的主导权!

毕竟,由“赵党”成员亲自督办的农务改革新政皆是失败了,由“周党”成员所督办的农务改革新政则皆是大获成功,所以农务改革新政之事虽然是由你赵俊臣首先提议的,但理应是交由“周党”全面接管!

到时候,“周党”不仅是拥有了相关实权,也承担了相关责任,又收获了影响力、政绩、以及晋升渠道,再加上周尚景的暗中引导,自然就不会继续抗拒农务改革的事情,反而是会逐渐变成农务改革新政的支持者与推动者。

这样一来,周尚景不仅是可以彻底促成农务改革新政的全面推行,化解了“周党”势力的阻力,又借机把农政大权收进了囊中,说不定还可以趁势插手户部衙门,让“周党”势力食髓知味、占尽好处。

这就是周尚景“公私兼顾”的高明手腕,也是王保仁最敬佩周尚景的地方。

但此时,听到周尚景“在所不惜”的表态之后,再看到周尚景的坚定神色,王保仁却是,习惯于弄虚作假、粉饰太平,遇到真正难题之后德承,则是快步推门进入书房,冷着脸抽出一包细针在周尚景身上连续扎了几处穴道,随后又把一颗药丸递到了周尚景面前。

“周首辅,您的身体状况虽然不似传言之中那般差,但也绝对不能算好!你的胃疾症状虽然暂时受到了控制,但依然没有任何好转迹象!你是古稀之人,实际上也没多久活头了,还望你尽量珍惜自己的身体……这种事情下不为例!”

原来,周尚景刚才在王保仁面前所展现的种种虚弱模样,不论是身体句偻乏力,还是突然间虚汗涔涔,才是他的真正伪装,乃是利用了章德承的医术手段,就是为了让王保仁轻视自己、低估自己、相信自己已是命不久矣。

正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唯有这样的虚实变幻之策,才可以顺利骗过王保仁这样的聪明人。

实际上,最近南京城内所流传的“周尚景已经病入膏肓”的流言,以及种种相关迹象,就是周尚景的刻意为之!

为了假戏真做、万无一失,现在不仅是南京各界皆是认为周尚景命不久矣,就连京城之中的那些“周党”核心成员,也皆是受到了周尚景的误导与欺瞒,对周尚景的病重之事深信不疑。

但以周尚景的精明睿智,又怎么可能会对朱和坚的暗中投毒之事毫无察觉?

在周尚景出手刁难朱和坚之前,周尚景一直没有任何胃疾迹象,但当他出手针对朱和坚之后,就毫无预兆的患了胃疾、病情迅速恶化!

在朱和坚离开京城之后,周尚景的胃疾就迅速受到了控制,但再等到周尚景也抵达了南京城内、与朱和坚再次接触之后,胃疾就突然间再次出现了恶化趋势!

哪里有这般巧合的事情?

所以,周尚景前些天发现自己的胃疾症状突然间再次恶化之后,就果断停止了一切外部饮食,也就直接从根源上断绝了朱和坚的投毒计划。

至于周尚景的胃疾症状,的确是再次恶化了,身体状况也确实是愈发不济,但也绝对没有传言中一般病入膏肓!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