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六郡归三(1/1)

作者:龙行风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第462章 六郡归三

“以黄将军、韩将军、周军师、蒋副将、周副将五人,换庐江、豫章两郡,大小战船一千、粮草七万石。 同时,以孙将军与留侯之名,约定暂时休战,待明年处暑,于吴郡决战!”诸葛亮也不耽搁,将条件全部摆了出来。 一听对方要这么多东西,还要孙坚出面做约定,孙策顿生狮子大开口之感。 但想到黄盖等人,他也不得不按捺下脾性,咬牙切齿地下逐客令: “本将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吧,待有消息,我自会遣士卒去找你们!” 正如张与所说那样,这事情孙策说的也不算,还是得传信给孙坚,等孙坚点头才行。 诸葛亮也明白这一点。 听此,面上也丝毫没有意外之色,只淡淡道: “亮这些日子,暂居舒县,若孙小将军有决定,尽可来找。 至于几位将军,我们自会照顾好,请孙小将军放心!” 孙策脸色依旧难看,但闻言,还是稍微舒缓了些。 马超冷哼一声,保护着两人离开。 接下来一段日子,张与等人难得清闲。 张与将政务甩手交给了张飞、陈到,自己则是整日在城中晃悠。 闲暇之时,他看看情报,分析分析局势,而后继续快活,日子过得很是有滋有味。 但这种生活也没有持续多久。 二月二十五日。 孙策遣小卒传了孙坚的亲笔信过来。 张与打开信件一看,发觉孙坚竟然没有讨价还价,而是直接答应了,不由得无奈摇头,叹气道: “这孙文台,还真是直肠子!” 其实,除了地盘和战书以外,粮草和战船他都没想要那么多。 说战船一千,粮草七万石,不过是为了让孙坚讨价还价罢了。 谁知道,这孙文台竟然直接答应了。 这让张与不禁有种感觉: 早知道就再多要点东西了! 不过,张与转念一想,这些东西,孙文台想拿出来也不容易。 按照孙文台的性格,搞不好,吴郡和丹阳郡的世家,又要被刮掉层皮了。 说不准,还得再死一批人。 想到这里,张与将纸折上,无奈道: “唉…… 也别怪我!战争就是掠夺,政治就是敲诈,我不杀人,就只能等着人来杀我了!” 张与话落,诸葛亮和刘晔目中同时闪过深思,似有所得。 张飞和陈到也认可的点头。 只有马超,不以为然的接话道: “谁拳头大,谁说的算。 要是换了我们战败,孙策说不准会把我脑袋摘下来挂城墙上! 我才不可怜他们,要我说,谁跟我们对着来就杀谁! 那些称帝称王的全都死了算!” 说完,马超才想起来,好像称王的吕布不久前才被招降。 他赶紧闭上了嘴,顺道瞟了张与一眼。 果不其然,张与下一秒就给了他一个响亮的巴掌: “管住嘴,都是先锋大将了还乱说!” 其实张与也觉得马超说的有道理。 要是换了两年前,这些人都称王称帝了,他肯定主张都杀了。 但这两年接触政事以后,他对大汉如今的情况更清楚了: 千疮百孔,路有饿殍,百姓急需太平世道来活下去。 正是因此,所以现在时机不成熟,不能这么干。 要知道。 大汉这四百年养出了不少世家,势力错节盘根,几乎掌控了整个大汉。 说句不好听的。 在场的除了张飞和陈到,谁还不是世家出身了? 连刘备麾下都很多世家子弟担任要职,遑论其他? 世家有能、有财、有权、有势,还豢养了不少门客、仆役。 他们对付一个世家容易,但像是孙坚、周瑜这种情况,就很难办了。 孙坚妄自称王,按理是该死。 如果死了就算了,那没关系。 但孙家不止有孙坚、孙策,还有孙贲等旁支子弟,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再有周瑜和黄盖的家族,前四代内都是出过不止一个三公级别的官员。 尤其周瑜还广交好友。 虽然比不上袁家的四世三公,但也不容小觑。 一个袁家就差点把大汉国运给葬送了。 如果再来两个,那大汉还不立马四分五裂?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杀这些人容易,但后面的事情就麻烦了。 世家明里不敢怎么样,但暗戳戳搞事,他也不可能一一防范。 何况,想在寒门之下,找个能吏,难度可比找个武将大多了! 天下太平之后,初期还是得依靠这些世家子弟治天下的。 想到这些,张与也是低声叹息。 他顺手轻拍了两下马超的脑袋,以示安慰: “算了,其实你说的也是实话! 不过,这话以后还是不要在别人面前说,知道吗?” 马超虽然有些不理解,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得了确信,张与也开始着手忙活接手庐江和豫章的事儿。 孙策很快带着水军和家眷从居巢乘船离开。 而孙坚在撤回了豫章和庐江的兵防以后,也叫回了攻打广陵和历阳的大军。 扬州三郡收入张与囊中,会稽郡又被百越占领,孙坚仅剩下两郡苟延残喘。 自此,吴郡和丹阳郡开始封闭城邑,封锁江道。 光从表面来看,他们似乎是在为日后的决战做准备。 二月二十七。 张与率军飘江往豫章郡而去。 豫章太守名为华歆。 早在少帝的时候,他就已经担任了豫章太守,而且深得民心。 而且说起来,华歆跟他们多多少少也有点关系。 毕竟华歆跟卢植是同门师兄弟,而刘备又是卢植的学生。 也因着这些,张与到了豫章郡之后,也有了可信之人。 华歆主管地方政务,张与包揽军务。 至于张飞和陈到两人则是专心练兵。 无论如何,别人的水军再好,那也是别人的。 打仗这种事儿,肯定还是自己的将士用着顺手,配合得默契不是? 另外。 碍于华歆德高望重,张与还将诸葛亮和刘晔塞给了华歆。 反正教授他们的都是名仕,还有张与在一旁看着,终归是学不坏的。 有道是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 说不准,诸葛亮和刘晔能踩着这些名仕大儒的肩膀往上,将来的成就更高一层呢? 就在张与忙着接手豫章郡的时候,立春便出发的刘协,也在二月末,重回长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