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开国皇帝第二百零六章 三路汇合
秦军死伤惨重,六十万大军只剩下半数逃回秦国,司马鸣身受重伤,司马无忧左胸中箭,生命垂危。
回到帝都之后,司马鸣马上召司马无忌入宫,却发现司马无忌已经逃亡。
西秦新败,韩心大震,急忙暗中联合东方诸国包夹强楚,楚风压力倍增。
楚风没有想到郑胤如此厉害,也没有想到司马鸣如此脓包,竟然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面对诸国重重围困,大楚只得收缩战圈,回师襄城。
六月,燕赵韩三国大军兵临城下,欲收复襄城。
此战关系重大,一旦失败,将意味着楚国此次北伐前功尽弃。所以楚风并不打算放弃襄城,而是重兵把守。另外则催促秦国再次起兵,向韩国施加压力。
西秦新败,军心不稳,但司马鸣不想放过这次机会,重新整顿大军,再发兵韩国,此次他得了教训,稳扎稳打,不再贪功冒进,反而给了韩国巨大压力。
在北方局势十分混乱之时,朱子悟却忽然从噩梦之中惊醒。
方才所做的噩梦实在是太可怕,但具体做了什么们,此时又想不起来,只觉得那是关乎大楚兴亡的要事。
他眉头紧皱,开始思考天下大势,最终觉得自己漏掉一个重要的势力,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
为防止不测,朱子悟开始派人前往西秦打探消息。
就在这时,南方蜀国有了动作,趁着楚国与北方诸国纠缠,发兵欲收复失地。
对于此事,朱子悟和楚风都早有预料,一早就做了布置。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将林傲调回南方,准备一举将蜀国吞并,以绝后患。
林傲的离开,使得襄城压力大增,但林宇经验老道,严密防守,不给东方诸国任何机会。
另外,楚风多次渡过沙河,偷袭燕赵各大要地,虽未成功,却也使得燕赵焦头烂额,无暇专心进攻襄城。
毕竟进攻襄城,即便打赢了也只是帮韩国夺回城池,对东方诸国并没有太大好处,但若是自家城池丢了,就得不偿失了。
ps:这一段是不允许的,大家看到这里悄悄的,不要举报!其实一直以来都想和读者朋友们说说话,但出于某些原因,无法和大家交流。能看到这里的读者朋友,想必都是真心喜欢这本书的了,在这里谢谢大家的支持。
由于本人水平还有限,所以写出来的东西被很多人骂。
比如书里的男女平等这个问题,就是被骂得最惨的。这里解释下为什么会有这个设定:并非是因为脑抽,而是因为当时北境的条件限制,男丁多战死,剩下大部分要参军,此时妇孺遍地,无人从事生产,为了恢复生机,楚风不得不给妇女们一定的权利,鼓励她们加入生产。
当然很多读者同学觉得这样会被当时男人们的反对,事实上读者们还是很聪明的,没有猜错,在之后的剧情里,楚风也会因为这个设定而受到质疑和攻击,但绝对不是现在,楚国是一个刚刚成立的小国,依靠林宇和老皇帝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没有那么多世家门阀存在,自然是楚家说了算。
楚风其实也是逼不得已的,书中有说过,当时的北境无人愿去,是不毛之地,自然世家权贵们也不愿染指,那么这个地方就相当于一片净土,一片可任意发挥创造力的沙盒净土
再说,这是小说,我给女人一点权利很过分吗?弟兄们,女同胞被欺压了两千多年,难道到了现在,即便是在小说里也还不愿放过吗
还有关于主角软弱这个问题。我知道现在网文的套路都是装比打脸打怪升级后宫yy之类的,所有配角都必须给主角送经验,这个套路虽然俗,但爽点不断!我没有按照这个套路进行,可以说已经算是在刀尖上跳舞了。
之所以不按照这个套路进行,其实主要是因为我个人比较固执吧!我觉得主角只是一个普通人,虽然他运气好捡一个皇子的身份,但实际上骨子里和咱们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他需要学习,需要进步,需要不断地经受挫折才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君王。
想一想,换做你去到古代,有多少人能很快适应那种整日杀戮的生活?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这一代人无法深刻体会,但它绝对没有电视剧里那样热血和刺激。
而本书的配角之所以着墨过多,其实是因为我觉得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主角,作为普通人其实我们大多时候扮演的都是配角的角色,但配角我们也能活得精彩对吧,那么我给书中的配角一些厉害点的能力,也无可厚非吧。
说了这么多!已经违规了,抱歉了(希望老大们没有看到这一段,不然又不准我皮这一下了。)。我会努力进步的,喜欢我的读者朋友,我感谢你们,祝福你们。不喜欢的读者,虽然看不到这里,但我也在这里也祝福他们幸福安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