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一回事呢?

敢情日本这个奇葩国家独有的奇葩制度,总会导致奇葩的事情。

任谁也不会相信,在日本做证券投资,当当股东,这么正经的事儿,居然也能演变成一种不道德的灰色职业。

干这一行的人首要前提,必须要一定的财力,以便购入并持有多家公司的股票。

所以入行门槛不低,人员构成也很复杂。

从依靠社团组织的雅库扎,到单枪匹马的暴发户都有。

至于每天要干的工作,就是出席各企业股东大会,发表严肃质问或意见,或干扰会议进行。

目的就是当个搅屎棍子,好向所持股的企业收取打点费用,勒索好处。

他们看准企业管理层怕惹麻烦的心态,抓住企业经营上的各种弊端,借此向企业施压,施以专业性、知识性的暴力,被日本社会冠以“职业股东”

之名。

说白了,这些职业股东向公司收取利益的行为,完全可视为恐吓勒索。

本质上就是利用股东权力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的碰瓷啊。

他们就是吃准了经营层害怕“后患难治”

,不敢向警方报案,才会屡屡得手。

这种恶行充斥了整个六十年代,当时大部分日本的企业都会依对方等级决定支付的金额。

就连那些小混混般的职业股东每到中元节或岁末来“拜会”

的时候,日本的企业也大都以“车马费”

般的金额予以打发。

其实,当时日本的企业均曾接获警方的指示,也经常举行“如何驱逐职业股东”

的研商对策,可惜成效不大。

后来进入七十年代了,因为这种情况越发恶化,日本企业深恶痛绝下终于拧成了一股绳,才掌握了可以对抗职业股东的办法。

制度,决定从此不设外部独立董事。

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