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家不装了,郑直自然也就不再沉默。

为了给三个老叟一个面子,临下值前,他让典籍史策给司礼监送去了四日以来,进行部内的讨论和议决,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阁议主要讨论超越六部和九卿职权所辖的政务,提出对策。

大致而言,阁议讨论的是国家日常政务中出现的问题。

更为重大的决策则须提交廷臣集议,即朝议、廷议。

所有这些集议的结果都需上奏,由皇帝裁决。

戴义应了一声,从李荣手里接过郑直的题本。

如今的吏部尚书马文升与首辅刘健是同乡,二人关系素来相善,此人之前担任兵部尚书十几年。

弄得曾经横扫草原的大明面对来朝觐时出言不逊的鞑靼小王子,都无可奈何。

再加上马文升的儿子在家乡好的天怒人怨,若没有内阁维护,早就下野了。

“着翰林院评议两宋武学与京卫武学优劣。”

弘治帝继而道“限期半月。”

戴义再次称是。

郑直的题本在吏部和兵部闹出的动静并不大,甚至被淡化处理了。

毕竟文官在前,武官在后,这已经是几十年的规矩了。

之前也没见谁认为不妥,哪怕皇帝也默认了,偏偏郑直跳出来指手画脚。

果然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俺们要做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等国家大事,谁有工夫为了这等小事耽搁。

于是之后几日,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刑部,大理寺,十三按察使司已经被隔绝了将近一旬了。

若是以往,郑直也无可奈何,毕竟他虽然入阁了,却并没有相应的实力,甚至人手也没几个。

可如今跟以前不一样了,诸位大人,时代变了。

“卖报嘞,卖报嘞!

小阁老怒斥吏部,兵部乱法!”

“卖报嘞,卖报嘞!

二品拜七品,口称老爷!”

“卖报嘞,卖报嘞!

新科进士纳三品老爷嫡女为妾,祸害三月致死!”

唐玉璞听了一路报童的叫卖声,心中隐隐不安。

这位表弟越玩越大,六部之中,最重的就是吏部和兵部,如今郑直竟然要用报纸和二部斗法,未免有些自不量力了。

马车停下,唐玉璞走下车,立刻向迎过来得三房管事周胜拱手“周管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